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唐代才女与女冠诗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24日   05 版)

        说起中国文学史上的才女诗(词)人,人们会想到宋代的李清照。其实唐代出类拔萃的女诗人不在少数,有李冶、薛涛、卢媚娘、鱼玄机、卓英英、杨敬真、郭修真等人,称得上群星璀璨。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这些女诗人所写的诗又叫“女冠诗”。所谓女冠,指的就是女道士所用的冠帽,这几位女子都崇尚道教,是女道士。这与唐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在历史上,道教汲取了老子的思想元素,并奉老子为先师始祖。而李唐宗室(李渊、李世民)与老子李耳同姓,为了提升并巩固统治地位,唐王朝尊老子为先祖,奉道教为国教。后经皇帝一再敕封,道教的影响不断扩大,唐朝的许多公主、妃子入道修行。

        “女冠诗”有其独特之处:形式不拘泥于一格,有的作品采用工整的对仗,语言浅显易懂;也有的婉转多情,运用典故,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内容上,多为劝人行善,抒发自己情感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修行的风采和精神追求。

        李冶(约730-784),字季兰,浙江吴兴人。容貌俊美,善弹琴,工格律。从小就显露诗才,6岁写有这样的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11岁时,李冶被送往玉真观做道士。李冶后来与茶圣陆羽、僧皎然交往,意甚相得。诗人刘长卿也与她联系密切,《唐诗纪事》记有“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唐德宗时李冶被召入宫,784年,李冶因上诗叛将朱泚,被德宗下旨乱棒扑杀。

        李冶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遣怀之作。她的《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该诗描绘佳人于清冷月光下,独守空楼,素手抚琴的场景,实为诗人自身怀春不得,孤寂凄冷的写照。

        薛涛(约770-832),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史载,薛涛姿容秀丽,生性敏慧,多才艺。一日,其父在庭院梧桐树下纳凉,有所悟,便吟诵道:“庭院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口续上:“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格律工整,意境高雅。那一年她8岁,父既惊且喜。

        16岁时,薛涛受剑南西川节度使、诗人韦皋赏识,入乐籍,赋诗侑酒。其后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人常有雅集唱和。薛涛自制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薛涛虽没有入道观行拜师礼,但她晚年作道士装,居成都浣花溪,潜心研习道家经典,终身未嫁,于清幽之中度过余生。

        薛涛不拘小节,后来得罪了一些权贵,招致节度使韦皋不满,将她外放到与吐蕃接壤的松州军营。寂寞中,薛涛赋诗抒怀,《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最具代表性。

        其一为: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陇”是甘肃的旧称,这里指松州。“陇头儿”,指驻守在那里的戍卒。其大意是说,在令公府吟唱的雅乐“筵上曲”,今日羞于唱给守边的士兵听。塞外边城严酷的环境,与昔日令公府灯红酒绿筵宴高歌的景象鲜明对照,其间的落差是巨大的。

        其二为: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吐蕃违反与朝廷的誓约,边境敌情险恶,但有韦令公的责罚在,薛涛虽视松州如畏途,却怎敢不往?薛涛由荣华富贵跌入人生谷底,五味杂陈的心曲可想而知。

        卢媚娘(792-?),南海(今广州番禺)人。史载,卢媚娘美艳绝伦,初生眉如线细,原名“眉娘”。幼而慧悟,工巧无比,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尝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因被后人奉为粤绣始祖。卢媚娘14岁入宫,但她不愿居深宫做笼中金丝雀,宪宗皇帝最终将其放飞出宫,遣送道观,赐号“逍遥”。

        卢媚娘致卓英英的两首诗,可见其文采和超脱的思想性格。

        其一为《和卓英英锦城春望》:蚕市初开处处春,九衢明艳起香尘。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

        其二为《和卓英英理笙》: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卢媚娘心中明朗灿烂,绝无凡俗女子心中的孤寂、落寞。在她看来,只要在闺阁中将笙吹奏熟练,必会感动太白仙子下凡传授修仙之道,实现驾白凤升天,与子晋(王子乔,字子晋,喜吹笙作凤凰鸣,后升仙)为伴合奏吹笙的愿景。

        纵观唐女冠诗,杰作频出,即使抒发儿女之情,也不甘人下,不让须眉之豪气。

        (《北京晚报》3.7 刘景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