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多巴胺有多高,我们不知道。但一定很高,我想。因为他一生的行事都坏在激情用事,多巴胺超标。
相传当年有个被通缉的名将桓楚,项梁起义前很希望他加盟,便要项羽去策动他。那项羽进门,见桓楚傲慢非常,目视殿前那重逾千斤的青铜大鼎,示意四个大汉移动它,却不能动其分毫。项羽明白他的意思,便不动声色,上前一把就高高举起,桓楚大惊,疑为天人,立马从了项梁。
史称“拔山扛鼎”气盖世,当非虚妄。但他从此也就恃力任性,也许举鼎的那个瞬间便决定了他,成也多巴胺,败也多巴胺。
那年项羽约23岁,而刘邦已经48岁,大他25岁。古时年近五十当可自称老朽,两虎相争,按理“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项羽应该比“老朽”有更大的胜算,其实不然。
叔父项梁兵败被章邯所杀,项羽率军五万渡河,九战九捷,大破秦军四十万,章邯胆寒而龟缩棘原。一战而胜八倍于己之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以少胜多的封神之战。但他一生的处事仍说明他的多巴胺并不总是帮他。四十万秦军瓦解后,章邯的余部已成残军,不足为虑。不是说好“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吗?项羽应该立即挥师西进灭秦才是,却像个赌气顽童,滞留八个月而逼降章邯军,还不是为叔父报仇而舍本求末嘛。
只有以最快的速度灭秦,章邯军才会成为无源之水,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秦廷都没了,还担心章邯不降吗?更有甚者,降军从此成了楚军的累赘,二十万俘虏,养,养不起;饿,饿不得。项羽却多巴胺一飙:全部坑杀。从此背负屠夫的骂名,民心丧尽。
这一切坏,就坏在他的任性。多巴胺一飙,降服举世名将章邯多爽啊!若换了比他大了25岁的刘邦,想也不用想,就知道该怎么办。
而他一入关,又连连地“多巴胺”超标。鸿门宴,只要智商在线的,都知道不能把刘邦放跑了,不久前函谷关下死死抵住楚军不让入关的不明摆着就是他刘邦吗,如今被人一夸、一求、一激、一摆烂,这个胜利者竟然又沽名钓誉,感情用事了,换作是刘邦,只要看他后来如何冷血地处置韩信、彭越、英布,便知他断不会放过此刻的项羽了。
毕竟年少,多巴胺太旺。建都关中,原为不二之选,他竟然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活脱脱一副急于显摆的纨绔相。相比刘邦初进秦宫,尽管也流连忘返,毕竟老成克制,退出而“还军灞上”。
此后楚汉相争三年,他的多巴胺更是屡屡作祟。一怒而屠咸阳,一疑而撵范增,一喜而封诸侯,一嗔而焚秦宫,亲疏不分,赏罚不公,冲冠一怒,竟以三万楚军奔袭六十万汉军,史称彭城大捷,然则大胜虽大胜矣,骨子里仍视战争如游戏,故并不能扭转全局。最为人诟病的还是垓下之围,汉军虽众,其实都是各方凑集的乌合之众,无论彭越、英布还是韩信,都是逐利而来。项王再怎么样局促毕竟还拥有十万大军,想当初,率江东子弟兵八千就能横行天下,却被虞姬一歌一泣一刎而英雄魂飞魄散,竟然又多巴胺一飙,抛弃十万大军,只率八百亲兵突围,所谓“弃军而逃”。每每读史至此,总不胜抚叹:当初你五万楚军大败四十万秦军,你三万楚军大败六十万汉军,你现在十万大军竟然弃之如敝屣,除了你多巴胺崩盘,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项王输光了所有的本钱,乌江亭长却说,尚未输完,我还有船。一人一马立即渡你过去,江东之大,足够放得下一个吴国一个越国再加半个楚国呢!撸起袖子再干嘛!
孰料这货瞪大了他那对虎眼,眨了几下,只送走了马,说了一句“没脸回去”,转身又杀了百号人,最终把自己割了。换作是年过五旬的刘邦,有这功夫扯淡,恐怕早就闪过长江,直奔绍兴或苏州一带招兵买马,“卷土重来未可知”啦!
(《新民晚报》3.9 胡展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