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预付费商家跑路,“职业闭店人”岂能助纣为虐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24日   03 版)

        昨天换法人准备闭店,今天搞促销刺激续费,明天卷铺盖走人再不见人影……据报道,一些早教机构频繁闭店背后隐藏一群操盘手,“职业闭店人”帮助老板免于大额债务的同时,轻松逃避法律追责。

        预付费商家只需交一笔相当于5%债务的费用,就可以把闭店的一揽子事务交给职业闭店人。职业闭店团队首先更换法人,看似简单的一招“金蝉脱壳”,就能帮助预付费商家遁于无形、逃之夭夭。再看职业闭店人找的“背债人”,多为名下无财产、无负债、无信用卡、无儿女的人群。就算诉上法庭,那些被推出来的所谓的“老板”也无钱可赔。

        根据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属于合同诈骗犯罪。根据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就属于立案追诉的范围。审视职业闭店人的“作妖”行径,实质是骗取公众钱财,符合合同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

        在现实中,这些职业闭店团队甚至直接“下场”,他们更换了法人,却不会急着关店,而是不动声色地大搞优惠促销,“赚完最后一波充值再消失”。职业闭店人的一番操作,充分预估了“市场行情”:识别恶意闭店难度大,顶着经营不善、正常转让的帽子,内外联手、暗箱操作,的确很难被外人察觉。

        但正义不能沉默。职业闭店人上下其手、助纣为虐,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侵犯,更扰乱了预付款消费领域。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让不法分子承担违法成本。

        (《中国青年报》4.17 欧阳晨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