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日本小林制药“翻车”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17日   07 版)

        日本小林制药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保健食品的原料中可能混入了“意想不到”的成分,服用该保健品的消费者很多出现了肾脏疾病,其中5名服用者死亡。日本厚生劳动省已向小林制药总部所在的大阪市下达通知,要求依据《食品卫生法》废弃该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小林制药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品、食品等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产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出售,还销往美国、英国、东南亚等地。

        近些年,日本“质量立国”神话被打破,“日本制造”各类违规、造假丑闻或缺陷问题不断。2021年底,另一家日企小林化工被曝制造的治疗脚癣等疾病的口服抗真菌药品中混入了催眠成分,导致服用这一处方药的239名患者健康受损,部分患者服用该药后失去意识,造成22起交通事故,另有两人服下这种药后死亡。更匪夷所思的是,这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公司长期造假,捏造部分质量检验结果。

        日本制造业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依靠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管理体制和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造就了日本经济的奇迹。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下滑、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压力下,企业一味强调成本控制,这种僵固的文化环境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品牌丑闻不断,反映了日本制造业转型的尴尬和无奈。不过也应该看到,日本制造频现衰败迹象的同时,很多企业仍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它们从消费终端市场转至需要更高技术门槛且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商用市场,仍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齐鲁晚报》4.1 赵世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