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

    “二次放号”存隐忧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10日   02 版)

        “用户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当手机号不用了,去营业厅注销,过一阵运营商会重新将手机号投入市场销售。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软件,后果不堪设想。”日前,安徽一位民警在社交账号发布的这则科普视频引起网络热议,也让人们开始担忧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这位民警所谈的场景是“二次放号”,是指老用户停用或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剥离该号码与之相关的业务,例如套餐、积分等。待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但第三方平台信息无法清除。

        2022年,工信部开发了“一证通查2.0”服务,用户凭借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便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该查询目前支持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快手、抖音等企业的16个互联网账号查询,可以通过“工信微报”“工信部反诈专班”“中国信通院”微信公众号、运营商App、支付宝小程序等多种途径查询。

        “网络平台运营者在服务过程中,除手机号外,还应该配套其他身份信息,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尤其在涉及财产、重大人身权利的网络服务方面。”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较简单的解决思路是尽量减少手机号码认证,身份证认证效果可能更好些。”注销后个人信息的处理也需要关注,例如信息处理责任、标准、程序、监管都应该有明确、统一的规则。

        (《新京报》4.8 孙文轩 韦英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