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功成不必在我

    《 文摘报 》( 2024年03月23日   05 版)

        马延和

        全国两会闭幕后,全国人大代表马延和返回工作岗位,投身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实验项目,该项目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手段,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网友称之为“空气变馒头”。3年前,这项研究一经公布,引发广泛关注。如今,项目已经进入工程测试阶段,向产业化又迈进了一大步。

        说起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实验项目,马延和谈到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理想,那就是农业工业化路线,“如果这条路线能够成功,我们可能主粮、主要的作物不用种”。在马延和设想的车间制造中,二氧化碳成为原料,不但可以转化成淀粉,还可以转化成蛋白质、糖类。这份淀粉样品代表的是科学上从0到1的一次突破,从二氧化碳到淀粉,首次全人工合成。在这之前,淀粉的真正制造者是绿色植物,也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淀粉,人类离不开的碳水是对植物进行加工才得到的。为了这项突破,马延和带领团队努力了近十年时间。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马延和参与筹建并担任第一任所长。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是他上任后,举全所之力推动的重大项目。“反复实验、反复失败的过程持续了三年多时间,研究所可支配的经费是有限的,随着实验项目战线的拉长,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到后来工资都发不出来。确实很煎熬,很难面对团队的人,那个时候就是故意要回避去见他们,但是要去想办法。”马延和和团队成员说,要向着太阳走,影子会跟着你,如果我们掉过头来追影子,永远追不到,“其实是想让大家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导向,去做该做的事情,如果说把这个影子比喻成名誉、地位、待遇,如果回头去计较这些,那肯定会迷路的,而且永远追不到”。

        双重压力之下,马延和用所里其他项目挣来的钱支撑这一看不到终点的跋涉。直到2018年盛夏的一天,实验人员照常将碘加入试管,让人惊喜的是,试管中第一次出现了淡淡的蓝色。实验人员随后提取出二氧化碳合成的淀粉样品,至此,实验项目已经实现重大突破。接下来,整理报告,撰写论文,发表到顶级刊物上,这是大部分科研项目都要走的路,而论文也是评价科研人员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马延和却一直不让发,团队的人也提出来过。“我不让发的意思就是现在还不成熟,要形成技术、形成产业化应用,路还长,还远,发文章不是我们的目的。”长时间坚守,辛勤付出,却没有论文发表,团队成员也面临着来自外界的压力。马延和跟团队的年轻人讨论过类似话题,“我觉得我们毕竟还需要另外的一种追求,或者说我们国家的一些战略需求,需要有一批人去隐姓埋名”。

        事实上,马延和在所里做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单独为这些人制定了职称晋升的办法,单独评价考核的办法,不用和一般科技人员一起来参加统一标准的考核,“所有的条件我来承担,你们就安心在实验室做你们该做的事情。”马延和说。

        2021年9月24日,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马延和与团队在淀粉人工合成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被媒体誉为生物制造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对此,马延和说:“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还是很快的,但是和西方相比,我们总体上来讲是落后的,很多的领域包括我们所从事的领域生物技术领域,很多的底层技术、方法,包括装备试剂,都是受制于人的,这个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可能要从点滴做起,一步一步追赶,现在我们需要营造一种文化,一种环境,能够让一批人去沉下心来坐上冷板凳,不问世事,不问前程。”

        去年底,马延和从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并没有停歇,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搭建新的科研平台,推动技术迭代升级,为中试做准备,他变得更加忙碌。“心里很急,但是表面上还不能表达出来。”马延和说,“如果我们慢了,可能很多的先机就失去了。科技也是一种赛道,产业也是一种赛道,谁跑在前面谁赢,谁的利益最大”。

        (央视新闻客户端 3.18 董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