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年轻人成乡村版“梦想改造家”

    《 文摘报 》( 2024年03月13日   02 版)

        农村是什么样子的?是墙体斑驳、屋瓦残破的凋敝农宅?是不便的区位交通和泥泞的田埂小路?当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了。近来,位于上海奉贤区庄行镇长堤村穗轮418号的“響”(xiǎnɡ),成了全村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栋建造了40多年的普通乡村老宅,空关近20年后,“85后”冯恺敏对其改造,续写三代同堂的乡村生活。

        广袤的沪郊大地上,类似的新式农宅逐渐从凋敝的老宅里蜕变新生,越来越多如冯恺敏般回乡的年轻人成为乡村版“梦想改造家”,他们在保留农村老宅风貌和乡村肌理的基础上,为其嵌入现代设计风格与硬件功能,使其变得更时尚宜居,重新承载起“家”的温度与作用。

        向内沉淀乡愁记忆

        “響”掩映在连片稻田的尽头,外形上与周围粉墙黛瓦的普通农宅无明显差别,但内部设计别具匠心:不论是开在老宅四处错落有致的落地窗洞、浅原木偏自然的整体装修风格、枯山水式的中庭院落,还是小屋里的壁炉、夜间可观星的半透明屋顶、有着岛台和吧台的厨房、后院草坪上支起的天幕和投影幕布……都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村老宅的印象。

        冯恺敏的老宅是一栋典型的上海农村房子,始建于1983年,朝南是两楼两底的楼房,中间隔出露天小院,廊道连接着北侧平房,本地人称“小屋”,在整体改造前已坍塌多年。“印象中我们很少回来,潜意识里觉得老宅破旧、生活不便利。”前两年,饱经风霜的老宅屋顶坍塌,反而成了改造的契机。冯恺敏说:“既改善祖父母的生活质量,也想让老宅重拾‘家’的功能。”

        但改造农村老宅,不简单等同于平地再起一栋别墅。依据上海各区现行的农村宅基房改造规则,老宅只能修缮,仅在少数特定情况下能推倒重建,两种方式都有严格限制,如在建筑面积、造型、外观颜色等方面都要符合当地乡村的整体风貌。在冯恺敏看来,老宅承载着记忆与乡愁,“它见证了几代人来来往往的温情”,改造不是全盘换新,而是通过合理的重构与再利用,将传统与岁月的基因呈现于空间中。冯恺敏说,“我在乡村长大,回乡没有特定理由,更多是人到中年后,血脉中的‘乡愁’在觉醒”。

        因美丽乡村召唤

        在奉贤区西渡街道五宅村,新式农宅“黎窝”也让附近村民羡慕不已。同样是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房,“黎窝”主人“85后”金黎丽将原本堆藏杂物的小屋改造为木屋风格的开放型厨房及聚会空间,西侧是狭长的料理台,中间摆放可容纳20余人聚餐的木质长桌,东侧上方挑空设计了半透明的屋顶阁楼,承担着儿童乐园与起居室的作用。推开落地窗向外,自留地改成的草坪四周是爬满蔷薇的草垛篱笆,春夏时节百花齐放,田园风光无限。

        在金黎丽看来,比乡愁更具体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切切实实的提升改善。“如果村里没有进行拆违和环境整治,我可能一年都不回来一次。”金黎丽回忆,早年间,五宅村不少民宅被租用作小作坊、加工厂,烟囱冒黑烟,污水直排田间,大量外来务工者的住宿需求催生大规模违章建筑,田野间旱厕林立。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环境改善,工厂清退、违章拆除、河道整治,随着人居环境改善,农村成了潜力满满的富矿。“原先住在城市时,就喜欢周末去苏浙住民宿,感受山野风光。后来突然意识到,既然村子环境变好了,何不改造自家老宅。”金黎丽说,如今,春天赏油菜花,夏天下河摸鱼,秋天稻浪金黄,乡村生活远比城市更惬意。

        也有人踏准乡村建设的脚步回乡。44岁的封雄是松江区叶榭镇井凌桥村人,凭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改造后的农村老宅,他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2020年,井凌桥村被属地政府划入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的规划蓝图中,不仅要打造餐饮住宿等商业配套,还成了江南水乡传统建筑风貌保护村。借此契机,村委会号召村民对自家老宅基房进行修缮提升,并在外立面、围墙、场地等要素改建上给予补贴。“老宅已空关十多年了,考虑到父母年岁渐大,近年回乡居住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村里又有这样的机会,就决定紧跟大趋势。”封雄说。

        重新定义乡村生活

        “我把改造后的老宅照片发到网上,许多人都以为是精品民宿,不相信这是我在农村的家。”金黎丽说,“在刻板印象中,农村的‘家’似乎必须是落后老土的。”事实上,不光城里人,村民也抱有同样想法。冯恺敏回忆,老宅改造时,曾有不少邻居围观,有人说他不懂装修,哪有把窗户开这么大的;也有人说他傻,花这么多钱,不如去买镇上的商品房。但最终走进成品参观时,质疑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讶与钦佩,“你能不能帮我家也设计下,我也想改成这样”。

        既然乡村在振兴,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农村生活为何不能是精致舒适的?新式农村老宅,正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解放日报》3.6 沈思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