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秦雷:我在乡村播种美

    《 文摘报 》( 2023年12月30日   05 版)

        秦雷

        “你看这株崖柏,树干枯朽了一大半,但是生命力旺盛,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别看这株小,照片拍出来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的效果。”“这株再养一年,它的形就出来了”……在大大小小的盆景之间穿梭,秦雷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一一介绍这些作品,就像一位慈父在介绍自己的孩子。6年前,50岁的他回到家乡开馆授课,在乡村播种“美”,如今理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浙江宁波镇海区九龙湖镇秦山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两条山溪在此交汇,村屋沿湖排布,宛如世外桃源。设在村中央的秦山插花艺术馆是一幢二层村居风格的建筑,一楼是满足村民一日三餐的菜市场,二楼就是满足精神生活的秦山插花艺术馆。楼梯口转角处,摆着秦雷的插花作品,材料大多是山野寻常花草,但形态绰约、意境高远。这个村级插花艺术馆成立于2018年,当时,秦雷已是世界华人插花花艺协会副会长、中国插花花艺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17岁时,秦雷走出秦山村出门拜师学艺,学的是园林园艺,参加工作后对插花产生浓厚兴趣,曾拜国家非遗传承人王莲英为师。2004年,秦雷参加日本静冈世界园艺博览会交流展时,凭借主题为“浩气长存”的花艺作品引起广泛关注。

        2018年,作为乡贤受邀加入秦山村乡贤参事会后,秦雷萌生了在村里建设插花艺术馆的想法。“希望发挥自己所长,让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秦雷说,插花门槛不高,人人都能学、人人都能欣赏,是非常适合在乡村开展的艺术项目。艺术馆成立以来,秦雷一般每周有3天留在村里,亲自开班授课。这个课堂既接收专业的插花花艺学习者,也为村民提供免费的插花教学。

        不比在学校上课,秦雷对乡村课堂要求较为宽松,学员中有没来得及解去围裙的,也有带娃“上阵”的。不过,教学一点不敷衍。“今天我们要用文竹、紫叶、菖蒲这些材料,做一个组合盆栽。”收起与乡亲们聊天常用的方言,秦雷操起普通话,一边动作示范一边讲解,“叶子一定不能贴着泥土,这样不好看。”他手上的园林剪灵巧地翻转角度,不一会儿,一株文竹在手中变得亭亭玉立。类似黄金分割这样的基本原则,秦雷会格外强调。“种在正中间好,还是靠边种好?大家感觉一下,是不是种在中间就呆呆的?”“插花不像菜园里种菜,最大的忌讳就是平均分。”秦雷说,插花的最高境界,就是崇尚自然,“农村接近大自然,推广插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有时还会把课堂搬到山里,让学员在自然界中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

        秦雷的家在秦山村最深处,房子看起来与其他村居无异,但是踏进后院,就会发现别有洞天。花费多年心血打造的这个盆景园里,各种奇珍异树令人目不暇接。“就像盆栽和插花一样,很多艺术在技法上都是相通的,最重要的是美的鉴赏能力。”秦雷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插花这件事上表现得很具体。他要做的,是通过插花,激发村民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把美学观念根植于村民内心,“和插花一样,村庄要有形更要有神,通过艺术植入生活美学,就是要为乡村塑魂。”秦雷说。

        几个酒瓮做花器,插上映山红,就成为一道小景;就地取材的竹子,经过精巧编制,就成了充满农趣的装置……如今,漫步在秦山村,处处可见美学设计的影子。

        (《浙江日报》12.21 李华 岑思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