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掉渣鞋”不掉价

    《 文摘报 》( 2023年12月20日   02 版)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央视录制节目时,因脚上穿的鞋老化,掉下不少黑渣。她自嘲出了“洋相”,说话间,现场观众纷纷感动鼓掌。

        但也有人嗅到了一丝可疑的信号:按照常理,以院士的工资收入和补贴,不至于穿不起一双新鞋,上节目穿旧鞋会不会是有意的“策划”“营销”?有网友推测,王院士的鞋子一看就是放久了老化了,再次穿时又忽略了这个细节。“除了这次‘洋相’,我还曾经穿着两只不同的袜子去了实验室”,王院士提起另外一件粗心事。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以养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古语浓缩了一个民族对过去印记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很多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老一辈科学家,确实将节俭刻进了骨子里。例如“布鞋院士”遥感泰斗李小文、“背心院士”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高伯龙、一件衬衣穿30年的“钢铁院士”崔崑、一条裤子穿30年却捐赠300万元的“大跨院士”沈世钊、一生节俭却在身故后捐出880万元积蓄的“布衣院士”卢永根……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仍旧把艰苦奋斗作为精神底色一以贯之,不仅涵养了科学家的高尚品格,也提醒着世人中国科研从弱到强的拼搏历程。

        观众看到的是“掉渣鞋”,看不到的是王院士发现“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喜悦,以及她为胰岛素研究作出贡献的巨大满足。当我们关注王院士的“掉渣鞋”时,更要关注的是什么让王院士忽略自己穿了一双“掉渣鞋”。

        (《浙江日报》12.12 张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