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23年12月20日   02 版)

        “静悄悄的帮助”很暖心

        在四川成都一家小吃店,告诉店员来份“牛肉面不要牛肉”,囊中羞涩的人就可以免费用餐。类似的爱心“暗号”,出现在许多地方:陕西西安一家饺子馆的“A套餐”、安徽合肥一家早餐店的“单人套餐”、浙江乐清一家面馆的“一碗面套餐”……报出爱心“暗号”便可用餐,善行善举悄然完成,让受助者心中暖意融融。

        人生之路漫漫,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陷入困境。“施舍不倦,求善不厌”,这是刻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美好品质。提供帮助时,注重维护受助者尊严、保护其隐私,这样的爱心善举更暖心。以尊重、平等的方式开展慈善救助,将让更多人遇到困难时敢于寻求帮助,摆脱困境后乐于接力传递爱心,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友好互助的正向循环。期待更多慈善救助能与受助人共情,在雪中送炭的同时,也抚慰人心、温柔岁月。

        (《人民日报》12.14 卢涛)

        献血怎能与入学加分绑定

        家长无偿献血100毫升,或向慈善机构捐款1000元可以加2分,在孩子小学入学时能起到正面作用……浙江金华武义县一项针对新市民孩子采取积分入学政策,引发争议。类似将公益与居民子女入学挂钩的做法,并非第一次出现,有的地方甚至将无偿献血与中考加分关联起来。这实际上有变相强制乃至绑架的嫌疑,不仅违背了爱心献血的自愿原则,也可能催生过量献血,给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置于当前“鼓励就近入学,淡化择校热”的大背景下,这种通过献血和捐款给择校行为推波助澜的政策,也恐怕与教育公平的要求形成冲突。

        此外,当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项政策是由当地公安部门制定的。由此延伸出一个疑问:入学政策完全由公安部门制定,这真的合适吗?将入学权利与种种不相关的“积分”项目挂钩,到底该由谁说了算?如果为了突出某一件事的重要性,就将其与其他事务随便挂钩,这样的权力运行合乎规范吗?这类政策是否有必要进行合法性审查?

        (光明网 12.12 朱昌俊)

        高校开放应是大势所趋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北大校园现在出入需要查证件,甚至需要刷脸识别。然而,他并没有授权学校使用他的人脸识别信息,因此常常需要门卫查验工作证后放行。李植认为,这种门卫管理制度给师生造成了很大不便,有悖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作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应该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责。高校开放可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总之,高校开放是大势所趋,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提升高校形象和知名度,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途径。

        (红网 12.18 闫茈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