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微信名,就叫“幸福朱大厨”。
朱钜银是国家级特级厨师,自1994年10月随“雪龙号”首次南极科考起,共赴南极18次、北极4次;越冬两次,度夏4次。他若不退休,赴极地次数最多的大厨纪录还会增长。
第一眼看到“雪龙号”
“还记得我第一眼看到‘雪龙号’考察船时的那份欣喜,那一眼让我明白,此生我必定会与极地考察结下不解之缘。”朱钜银的话里洋溢着诗意。因而,后来面临是回“向阳红10号”船还是到“雪龙号”的选择时,他毅然选了后者。
1993年,朱钜银从巴拿马籍日本船“金色企业号”劳务派遣回来才5个月,就作为后勤保障的厨师被派去接“雪龙号”。回首往事他充满自豪:“那是大年初三,国家海洋局派25个人去乌克兰接船,我是其中之一。”他们先到莫斯科住在中国驻俄使馆,等乌克兰签证。半个月后,他们坐国际专列直奔乌克兰赫尔松船厂。
要接的船是苏联解体前瑞典订造的。朱钜银说:“验收不达标,要改很多地方。买卖双方谈不拢,废除了合同。曾留苏的中国老工程师,从俄罗斯老师处获悉此信息,马上向有关部门汇报。有关部门派团考察后马上拍板,仅花1750万美元买下了这条新船。”
这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买下后被改造成极地考察船,成为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也是中国最大和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冰层的考察船。船长167米,宽22.6米,总吨位14997吨,配备1架雪鹰号直升机,可乘载130人。它被命名为“雪龙号”,“龙”为中国,“雪”是南极冰雪世界。
因厨艺与“雪龙号”结缘
朱钜银学厨时已22岁。1979年,他告别下乡6年的星火农场,顶替长辈进上海桅灯厂。他本想去车间学技术,没想到却被分到食堂当炊事员。接受培训6个月后,他到徐汇饭店学烹饪基础,到衡山宾馆学上灶和管理,学习采购、配菜、烧菜和制定一周菜谱等。学成回厂,他烧的第一个菜是鱼香肉丝,被食堂作为小锅菜推出。
1985年,在厂里当后勤大组长管两个食堂的朱钜银,通过面试和政审后赴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工作。没过几月,他又从局机关食堂被派到“向阳红10号”,开始了远洋考察船上的厨师生活。朱钜银说:“刚开始,对我来说是困难和痛苦的。第一次体验到长时间离开家人的寂寞,几个月在茫茫海洋上的煎熬,那份难受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
1994年10月,“雪龙号”南极科考首航,朱钜银随船开启他的极地人生。到他2017年退休这23年里,他航行约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8圈。
让队员吃上家乡菜
新鲜蔬菜在南极奇缺。朱钜银首赴南极时,就遇到106天没补给的情况,吃完蔬菜吃豆腐。2000年在考察站,他们在长达6个月的封冻期没吃到新鲜蔬菜,只能吃水发干菜,还有自制的豆芽、豆腐。“雪龙号”每年补给一次食品,但航行一个月蔬菜的保鲜度就打了折。南极绿菜难觅,最多吃到的是大白菜、土豆、洋葱。
2015年,长城站、中山站建温室,开始无土栽培实验,实施国家支持的“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此,他们每周可吃两次绿色新鲜蔬菜。到2017年,在南极的我考察站都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生菜长得最好,三四天可收,莜麦菜四天一茬,鸡毛菜五天一茬,还有黄瓜、番茄、韭菜等。
“对厨师来说,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伙食提出了更高要求。”朱钜银说他每天工作超18个小时。每天3:30起床准备点心,7:00早餐供应面包、蛋糕、油条、包子、烙饼等8种点心,面疙瘩和酸辣汤2种汤。11:15午餐后睡3小时起床准备晚饭,17:15晚餐后准备夜宵。朱钜银一个觉也拆成两次睡,这习惯影响至今:睡到半夜起来,从冰箱里取出第二天要烧的菜解冻,再睡下。2015年,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飞来,机组人员要夜里十一二点回来。为让他们吃上热饭菜,过去21点能睡一觉的朱钜银又要深夜加班。
他说在极地“主厨是你,帮厨也是你,配菜员是你,洗碗工也是你。设计一周七天不重样菜单的是你,十天半月烧一桌菜供大家聚一起乐呵呵的也是你”。他被称为“极地全地形名厨”。
科考队员来自各方,朱钜银要知晓各地菜系才能兼顾队员的不同口味。每餐要营养搭配、口味均衡,就连每天的粥都要翻花样,除白米粥外,皮蛋粥、燕麦粥、玉米粥等轮番亮相。一周28道菜不重样,后来是两周不重样。
朱钜银与大家一天三餐见,加上极地去得多,与一批批队员相熟且谈得来。他通过闲聊了解各人口味,有队员想家就特制一个专属他的家乡菜。就是一碗面也照着队员老家的口味做:北方炸酱面,南方荷包蛋面。他给病人做病号饭,肠胃不好的就烧肉糜、虾仁糜给他吃。到节日,他包饺子并拿出看家本事准备大餐。
胃里舒服了,队员们想家的时候,心里也就好受一些。
(《解放日报》11.30 袁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