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里,蒸腾着大学问,不见于文字,却在日日上演。自从当上美食博主,54岁的考古学家张良仁教授的生活如明星般忙碌。考古学家变身成为美食博主,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既做中国考古,也做世界考古,访问、发掘过的国家,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入驻短视频平台的第一条视频中,张良仁“自报家门”。他毫不讳言,做外国考古的一大难题就是经费短缺,产生做短视频的念头就是想“扩大知名度”,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让更多人了解考古的意义价值。
“对我来说,考古学既是打开历史真相的一把钥匙,也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入口。但是我们得到了知识,不应垄断在我们手里,而是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张良仁说。
今年7月,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他开设了短视频账号。考古学内容丰富,从哪里讲起呢?一番讨论后,他们决定从最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美食入手,“摘下考古学高冷神秘的面具,让更多小伙伴看到这个学科可爱、温暖的内在”。
一期视频的诞生也是一次集体作战:团队成员先去踩点、撰写脚本,张良仁审定核心素材,确认文字准确到位后,开始探店录制,回来再配音解说,由后期剪辑、修改。他们先从南京人熟悉的美食开始,专门做了一个“吃鸭”系列,起名“鸭生不易”;一笼汤包的历史,他从7000年前的蒸笼讲到宋朝的“山洞梅花包子”;一碗馄饨的演变,他从三国的《广雅》说到清代的《随园食单》;一次旋转小火锅挑战,每一筷子下去都是历史:南宋诞生的油条、唐朝就有的腐竹、北宋普及的面筋,就连方便面也不是日本人安藤百福的首创,早在18世纪,中国书法家伊秉绶就发明了它的前身“伊府面”……高冷严肃的学者范儿开始“瓦解”,亲戚朋友不敢相信,发来微信,“这是你拍的?”家人最初讶异,后深表支持,觉得他做短视频后,人可爱多了。学生们刷抖音,发现平日不苟言笑的教授竟会一本正经地“玩梗”,上课再见面,常露出会心微笑。因为戴着帽子、背着书包走街串巷觅食的形象,网友们称张良仁为“中国版‘孤独的美食家’”。
对于成为“网红”这件事,张良仁仍在学习中。他给自己的演技打59分,“差一点及格,还要继续学习。”想当年,他刚学考古时,也曾经历过一个“差生”的苦恼。1987年,他考大学,报的是北大国际金融专业,因分数不够,调剂进了考古系。因为毫无基础,张良仁学得艰难吃力。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分到商周室。第一次下田野,他去了陕西的丰镐遗址,发掘了一些小墓葬,接触到真实的青铜器,找到了一点入门的感觉;此后几年,又参与了二里头、偃师商城的发掘工作,置身考古现场,渐渐体味到“挖土”生涯的丰满和充足。2000年,他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俄罗斯考古,慢慢打开视野后,发现到处都有学术问题可以做。那几年,他常跑俄罗斯,看博物馆和遗址,收集考古文献。
2014年,张良仁来到南京大学,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外国考古项目。他开设《世界考古》课程,带领学生奔赴国外考古工地,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工作范围。在他看来,世界考古是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走进世界’,才能‘走出自己’;只有‘认识世界’,才能‘认识自己’。”张良仁说,“现在的影视作品、自媒体平台讲历史,总是围着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转,但老百姓也需要了解世界,熟悉亚历山大、拿破仑、伊丽莎白女王这些人。这就要求我们的学者走出去,了解当地的民情民俗、历史文化,向大众传递、科普这些知识。这样当我们探讨一些国际问题时,就不会再一厢情愿、自说自话,或上纲上线、反应过度,而是更客观、更公允一些”。
(环球人物网 12.7 许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