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抗逆力”让孩子更强韧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18日   02 版)

        “抗逆力”指个体身上能促进其成功地适应逆境并将危机转化为正向力量的一组特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个体对压力和困境的积极适应。抗逆力可以减轻逆境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使孩子能够灵活调节情绪,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进而形成长久稳定的应对困境的能力,还可以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帮助个体应对创伤事件并实现创伤后的成长。

        对于“抗逆力提升”和“挫折教育”的概念,目前有些家长还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或是刻意创造一些让孩子吃苦、受罪、遭遇冷眼与惩罚的机会,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抗逆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形成和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在刻意制造挫折和缺乏支持力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会呈现一种压抑、有暴力倾向或者冷漠与疏离的状态。也许他们比娇生惯养的孩子更能忍受批评与责罚,但也可能更容易钻牛角尖或走极端。

        研究发现,对中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和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最为有效。

        一是帮助孩子建立对逆境和压力的积极认知。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当帮助儿童青少年意识到并接受“压力可以带来机会和成长”的时候,他们应对压力的效能更强了,这就是发展积极的“应激心向”。

        二是教会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外界支持和帮助的技能。事实上,强韧并不意味着“强忍”,也不代表一切都要自己一个人扛。在面对巨大的挫折和心中的苦楚时,每个人的内心本能地需要他人的情感认同和支持。强大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缓冲压力感,也可以带来更丰富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帮助提高孩子的积极心理素质。

        三是教会孩子习得灵活调节情绪的能力。例如学会激发自身积极情绪,调节负面情绪体验,培养自身对情绪的掌控和觉察能力,不惧挫败感,接纳失望和无力感,并能以较快速度将情绪调整为充满平和与希望的状态。

        四是引导孩子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感。日常生活中,父母身体力行地直面挫折和压力,对孩子会产生很强的积极效应,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能对未来始终保持希望和期待。

        总之,要提升儿童青少年的抗逆力,不能过度保护孩子,也不能对孩子的困难和需求置之不理,而应该和孩子一同面对困境,给予孩子认知上、思维方式上、情感上和技能上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孩子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与信心,最终陪伴和引导孩子获得一颗强韧的心脏,从而可以从容应对成长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中国教育报》10.30 安媛媛 赵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