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让古迹被更多人看见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18日   05 版)

        吴运杰

        一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近日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放大地图,博物馆、古塔古寺、亭桥院落……每处文物古迹的坐标清晰可见,将跨越数千年的文明直观带到了大家眼前。这是90后文物爱好者吴运杰制作的“全国文物古迹地图”,他是如何完成这项“大工程”?

        吴运杰上大学时就经常利用节假日“东奔西跑”,摸索着拍摄、记录古迹,并在网络平台科普相关知识。毕业后,他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来。由于想去的地方实在太多,他便决定先用地图将目标地点标记出来,以后再有计划地去探寻。

        就这样,2020年,他开始收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资料,筛选后将数据上传至地图软件,着手制作“全国文物古迹地图”。他坦言,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有些文物信息公布并不全,还有许多乡间古迹查不到位置,每定位一处地点,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甚至得实地探访才能验证”。

        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吴运杰却乐在其中。看着地图上标记的地点越来越密集,他有时甚至忍不住自豪落泪,“中国数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庞大丰富的历史遗产。”时至今日,这份地图收录了近万处历史古迹,红色代表国家级文保单位或国家一级博物馆,绿色是省级文保单位及其他二三级博物馆,大量散落在乡间、田野的寺庙、民居、桥梁、楼阁等,也被标注出来。很多网友在地图上看到了关于自己家乡的信息,“找到了我家附近的古塔”“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密密麻麻是跨越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吴运杰说,这份地图当前依然是个“半成品”,受限于技术,无法与大家在线共享,这也是他的一大遗憾,“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把它分享给所有热爱历史、喜欢文博的人”。

        从学校周边到家乡附近,从临近省份到全国多地,近几年,吴运杰的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市,参观文物点超2000余处,去过200多家博物馆,拍摄照片30余万张。他曾独自重走古代丝绸之路新疆区域的南段,探秘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吐尔迪·阿吉”庄园。通过吴运杰的镜头,许多网友第一次看到了这里的精美雕刻和生动绘画,就像是与古人跨时空对视。在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附近的晚唐时期土层中,一串串古人的足迹和车辙印,让吴运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似乎看到了,千年前他们步履匆匆的情景”。

        许多民间的珍贵文物,也被他定格。浙江义乌的一处老宅里,由120多万颗玻璃珠串成的大珠灯高近4米、重达378斤,多年来令他印象深刻。“无法想象它的制作花费了多少人工。”丰富的访古经历让吴运杰的历史知识日益累积。2022年,在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中,他在12轮文博知识竞答中过关斩将,最终夺冠。

        面对古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吴运杰说,“它们身上承载的故事,我们需要去看见”。

        (央视新闻微信号 11.11 李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