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古寨里的“妈妈女团”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15日   08 版)

        王元成(第二排右二)与其他在陂鼐古镇创业的年轻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90后男孩王元成都是陂鼐古寨唯一的返乡青年。

        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的一个布依族村落,有着600多年历史。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村里仅有125户人家,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是50岁以上的乡村妇女和留守儿童。

        王元成回来以后,给村寨带来的是青年旅社、民宿、餐厅、自习书屋、户外营地在内的多项旅游设施,还有几位像他一样的90后。这群年轻人把陂鼐变成当地的“网红村”。自2022年以来,古寨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旅游收入200万元,当地群众稳定增收40万元以上。但是他们还想干得更多。

        他们把村里那些“没有喝过奶茶,没有坐过高铁,没有去过村庄200公里外地方”的布依族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以乡村女性为主体的“妈妈女团”。和“妈妈”们一起,为村庄做宣传策划,增加她们在当地就业的机会。

        古寨里来了年轻人

        30岁的王元成是册亨县冗渡镇威旁村人。他小时候每天上学都会路过陂鼐,在他记忆里,这个寨子是一块没有被人们看到的瑰宝。这里有石板铺垫的道路、石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和在厚石块上雕琢的铜钱窗。还有包含古桥、古井、古寨、古祠在内的“八古”遗存。

        2018年春节,他从北京返乡时发现,家乡的村庄环境、农村基层设施逐渐完善。寨子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公共厕所和崭新的大型停车场。他听村里人说,陂鼐还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文明村寨”。

        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缺少宣传,2019年以后,陂鼐少有大型游客观光团光顾。最繁华时,这里也只来过一个500人左右的旅游团,而且由于村内无法提供与之匹配的住宿餐饮条件,最终只能草草收场。寨子里没有小卖部、旅馆、餐厅,全乡只有一家农家乐,还因经营不善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当地村民收入基本依靠农业。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农活儿多由女性承包。册亨县冗渡镇党委书记李菊,最先向王元成提出希望他留村创业的想法。很长时间以来,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让李菊发愁。“农村地区的发展很容易陷入市场竞争力不足,得不到村民支持的困境。”

        李菊与王元成年龄相仿,两人在一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中相识。为鼓励乡亲们爱护环境卫生,王元成在这次活动中提出了“积分超市”点子,让村民们根据环境卫生评比成绩换取积分,兑换村里超市内的商品,这让李菊觉得,这个年轻人有想法,肯出力。

        那段时间,李菊频繁找到王元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出谋划策。其间,提到最多的就是陂鼐古寨。    

        王元成答应李菊留了下来,并拿出在互联网行业工作时积攒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村里,把闲置的老房子租下来改造成餐厅和民宿,一租就是10年,花费将近70万元。他解释说,之所以选择长租,花费这么高,就是为了让当地村民看到他留在家乡创业的决心。

        在民宿设计上王元成花了不少心思。他租下的民宿“田边河边”是当地一栋新建的石子房。为了放大乡村气息,使房子尽可能与自然亲近,王元成将民宿内的窗户设计为透明落地窗,让住在这里的游客早起抬头就可以看到远方的日出朝霞,低头便是农田与古树,四季各有风景。

        他还拉来其他几位90后朋友,成立了属于年轻人的团队。其中,从事互联网产品经理工作多年的李新亚参与新媒体运营和古寨商业化设计及落地、村干部李加琴负责政府事务协调。

        打造妈妈互助联盟

        返乡后,王元成用3个月的时间在陂鼐走访村民。他考察了村内10余户村民家庭情况,和她们拉家常、开座谈会,了解她们的真实诉求。他发现,在大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很少考虑就业问题,但在乡村,留守在当地的妇女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很想赚钱,但村里没有工作”。

        为了解决乡村女性的就业困境,王元成计划在建立民宿的基础上,打造陂鼐古寨妈妈互助联盟。将村里的留守女性集聚起来,请她们帮忙打理旅店,这样既解决当地女性的就业,还可以通过民宿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这是他们的“妈妈女团”。王元成还给这个女团起了个名字,叫“玉季妈妈”。这个名字来自陂鼐古桥“玉季桥”。古桥连接着村里的李家寨和王家寨,王字加一点为“玉”,“李”字加一撇就是“季”。他说,取这个名字是期望村里的人能团结互助共谋发展。

        不久之后,王元成就发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是巨大的。由于不被村民信任,村里的留守妇女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在这个以女性为主的村落中,只有41名妇女报名参与,几天后上岗培训时,参与的人更少了,只剩下20人左右。

        梦想慢慢照进现实

        王元成分别为此前报名参加互助联盟的43位“妈妈”记录个人档案,根据她们的特长,安排参与不同工种的工作。

        比如,他请会做饭的妇女在民宿餐厅“善良的菜”当大厨,请爱唱歌的人参加少数民族合唱团演出,安排两到三位妇女在民宿完成房间清洁打扫工作。在此基础上,他还发起“妈妈的小摊计划”,让当地的乡村妇女参与制作手抓饭、油炸粑、炸洋芋等各类本地特色小吃,再出售给游客。

        50多岁的王廷元在村内身兼数职,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是“善良的菜”玉季妈妈互助餐厅的大厨,也是民族合唱团中的一员。此前,王廷元的生活几乎毫无波澜,丈夫外出打工,她留在家中照顾老小,平时干点农活儿,生活没有太大起伏。

        她也不是没试过外出打工。年轻时,王廷元曾在广东工厂里负责做五金配件,后来又在隔壁村的餐厅后厨做饭、去灯泡厂制作灯泡,工资都不算太高,“一个月两三千块”。与村里的大多数妇女一样,王廷元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普通话带有浓重的贵州口音,在大城市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但当这群年轻人回到家乡后,她感觉日子一下明亮起来。年轻人会组织她们一起唱歌、跳舞,让她在餐厅做菜,每个月付给她3000元工资。

        高兴的时候,她喜欢在抖音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视频没有经过剪辑,配上简单的背景音乐,拍摄地点随意,乡间的石子路、家中、民宿餐厅……视频的点赞量在几十到几百次之间不等。

        王廷元的奇妙体验被大家口耳相传。那段时间,王元成感觉到村民们逐渐接受了他们这群驻村年轻人。

        “有一次,一位‘嬢嬢’突然问我有没有女朋友。”王元成笑着说,“当时心里挺感动的,说明她们从心里接纳我们了。”

        “嬢嬢”是当地对妇女的称呼,这些年轻人也逐渐习惯了这样叫她们。最让王元成感动的是,每次有“嬢嬢”看到他开车出村,都会关心地问道:“你要去哪儿,什么时间回来?”让他感觉好像母亲就陪在他身边照顾一样。

        自2023年3月起,王元成及团队小伙伴陆续在村里创立了“及第山居”青旅、“善良的菜”玉季妈妈互助餐厅、“田边河边”亲子民宿、“露苗”户外营地、非遗体验工坊、玉季妈妈有机农场等八项创业项目。每周从“玉季妈妈互助联盟”里招聘15到20名额外的兼职人员,并为村民提供了3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  

        (《中国青年报》11.8 李悦 陈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