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陆丰市教育局发布的一份“公费定向师范生违约人员名单”引发热议。名单显示,共有5名毕业生未履约。
公费定向师范生是国家为精准补充乡村教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一项教师培养制度,意在缓解地域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近年来,公费师范生违约频频发生,一些人俨然把读公费师范生当成一种投机——合则留,不合随时开溜,这一心态当然不可取。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公费师范生相继违约的背后,有一些共性原因。比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待遇不尽如人意;比如,尽管有“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原则性要求,但各地教师工资差别较大,有的地方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依然存在。
条件差、待遇低当然不能作为违约的借口,但从长远看,靠外在的强制约束只是权宜之计,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
近些年,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重点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公众的预期还有距离,对优秀年轻人还不够有吸引力。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严格配套+鼓励社会力量资助的“组合拳”,逐步实现中西部偏远地区教师收入等于乃至高于沿海地区、发达地区是理想目标。
由此而论,公费师范生违约风也是一个现实提醒。它提醒我们“打补丁”固然重要,讲情怀、讲奉献也永不过时,但努力解决待遇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破解偏远地区教师人才吸引力的不平衡不充分,进而逐步缩小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才是根本。
(《中国科学报》10.24 李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