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01日   08 版)

        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象征,地铁常常意味着高效、快速和便捷。地铁停留的时间往往按秒计算。地铁上的人大多衣着体面,步履匆匆。因此,当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勾着腰、挑着扁担、背着背篓出现在地铁站,同行的乘客往往都会多看几眼。而这样的画面,重庆渝北区石船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已经习以为常。

        每天清晨6点,他们就看到几十位老人陆续来到地铁站口,背篓里装着丝瓜、南瓜、空心菜、红薯等新鲜的蔬菜。他们是石船镇附近的村民,乘坐地铁是为了去市区卖菜。

        石船镇位于重庆市区的东北方向。地铁站一位工作人员说,自从202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开通后,石船地铁站开始运营,菜农便渐渐多了起来。石船站是这趟地铁线末端的倒数第二站。地铁站开通前,老人们都在镇上卖菜,镇上人少,菜卖得慢,菜价也低,而市区的菜市场卖得更多,价格也更高。一位老人说,同样的空心菜,这时候在石船镇1斤卖1.5元,到了市区能卖2.5元。

        卖菜要赶早。为了赶上6点31分的首班地铁,老人们早早便从家里出发,拖着几十斤重的背篓前往地铁站口,有的是孩子骑着摩托车送来的,有的是自己骑着三轮车来的,还有的是走过来的。

        “舍不得买车”。68岁的徐红和老伴王宏5点从家往地铁站走,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地铁站口。王宏一边走,一边拉着推车,推车上放着板凳、塑料袋、老式木杆秤、背篓,背篓里装了总共五六十斤的冬瓜和南瓜、3斤空心菜、3斤红薯叶,还有60个土鸡蛋。

        其他老人的背篓里也装得满满当当。为了省力,有的老人在背篓下方装上滑轮,拉着背篓走。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背篓,扁担在肩膀上摇摇晃晃。也有的只是用肩背着,等待地铁的片刻,将背篓放到垃圾桶上,以缓解背上的压力。

        为了便于老人们通过,工作人员没有要求老人们将背篓放到安检传送带上,只是用安检仪扫描他们携带的东西。看到行动缓慢的老人,他们时不时搭把手,帮老人扶一下背篓。老人们觉得,地铁上的工作人员都很友善,给不识字的老人指路。

        有的老人从进地铁车厢开始就做起了“生意”。有乘客看到新鲜的蔬菜,顺便就买走几斤。

        哪里有菜市场,老人们就去哪里聚集。70岁的樊建军去过3个菜市场。以他的经验,越靠近市中心的菜市场路程越远,但菜卖得越快。最近,他都是乘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去市区观音桥站的菜市场卖菜。通常情况下,他两个半小时就能把50多斤的空心菜卖完,回到家里还能赶上吃午饭。

        徐红和王宏去了鱼嘴的一个菜市场,他们需要尽快将菜卖完,因为菜价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观音桥的菜市场人流更持久些,但赶上菜农多,菜卖得也慢。为了保持菜的新鲜,樊建军卖菜时只在摊位上摆出来一小部分,其余的放在塑料袋里。还有的老人带着一瓶水,在瓶盖上戳个洞,时不时往菜上洒一洒。

        徐红觉得卖菜不累,只是“起早有点辛苦”。3斤的红薯叶几分钟就卖完了,从地里掐下来却需要1个小时。他们需要3点起床去地里摘菜,清洗后,将红薯叶放到筐里。被摆到摊位上时,嫩绿的红薯叶还是湿漉漉的。

        城里的人们渴望新鲜、健康的蔬菜。9月5日,一位老人专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观音桥的菜市场买新米。老人家问了一路,终于找到一个卖新米的菜农。尽管走路不方便,她还是买了十斤的新米,“新米有营养,不打防腐剂”。

        同那些较大规模的蔬菜摊相比,石船镇的几十位老人贡献的菜量并不多。但卖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多数时候,樊建军和徐红夫妇一天能卖100多元,但他们并不是每天都有菜可卖。徐红家里只有几分地,红薯叶每五天长一茬,一星期只够卖两三天。樊建军种的空心菜一星期能卖四五天,要是种更多菜,“再一请人就不划算了”。一个月下来,他们靠卖菜能挣个千把块,卖菜的钱够用来买米面粮油肉。

        樊建军一个月的养老金有2500多元。他年轻时当兵,因病退伍后,靠打工养活家里,几十年下来,攒了几十万元。两个儿子结婚,他每人给了二三十万元。去年,老伴治病,他又花了20多万元,多年的存款所剩无几。但樊建军觉得,人活着比什么都强,“钱没了还可以再挣”。

        因为年纪大了工地上不收,今年1月,他开始回家卖菜。刚卖菜那会儿,樊建军都是现金结算。后来,他也学着其他菜农,在孩子的帮助下打印了微信收款码。卖菜时,他一站就是一上午,等最后菜快卖完了,他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孩子们都劝他,年纪这么大别干了。但樊建军想着,能赚点是点,尽量不给孩子添负担。

        相比之下,刘丽的日子要更辛苦些。刘丽住在渝北区大盛镇,那里距离石船镇还有20多公里。刘丽需要每天早上5点出门,先走半个小时到镇上的公交车站,再乘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9公里外的统景镇,之后换乘,坐一个小时车到石船镇。到了石船镇,她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达石船地铁站。

        等她到观音桥地铁站时,已经是上午9点半。因为年龄未满65周岁,还不能享受地铁和公交免费的福利,来回交通费用20多元。9月5日,她在樊建军的摊位旁卖海椒和南瓜,一上午卖了十几元,还不够来回的车费。中午,她把摊位搬到主街上,买了一个面包充饥,打算卖到傍晚。

        为了到城里卖菜,她每天要花9个小时车程在路上。她希望,未来地铁有一天也能开到自己的镇上,那样,就能缩短她去城里的路程。

        (文中徐红、王宏、刘丽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10.5 尹海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