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

    上老年大学的年轻人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01日   08 版)

        Moa在老年大学的摄影课当起了大爷大妈的“课代表”。

        周末的早上,31岁的自由职业者Moa按掉闹钟,骑车前往北京市东城区老年大学上课。至于为什么愿意来和老年人一起上课,有人说,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其自带的极致性价比和松弛感。总之,正如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在“蹭老”的这股风潮里,年轻人在老年大学仿佛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叔叔阿姨学得好认真”

        Moa说,和老年大学的结缘,来自于北京地坛公园一处书摊上,那是9月份招生季,课表上写着一行字“摄影课460元/12课时”,极具性价比的宣传单页十分亮眼,Moa照着招生电话打过去,咨询几分钟后,就插班报了名。

        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上课地点在一个四合院,教室古朴。Moa说,原本自己是抱着入门体验的心境去上课的,并没有对教学质量、氛围抱有希望,“我以为老年大学就是一个打发时间的地儿,学不学会不重要,但实际上叔叔阿姨学得好认真”。

        Moa报名的摄影课程针对零基础学生开放,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成像和相机的原理,相对枯燥,也不太有发散性,老年人接受速度也会慢一些。Moa作为其中最年轻的学生,顺理成章地充当起了大爷大妈的“课代表”,答疑解惑。比如,相机功能如何摆弄,专有名词叫什么,焦距怎么调。

        和Moa同龄的陈曦,在上完两次钢琴初级课程班后,也深感“被卷到了”。他是一家酒吧的主理人,工作时间灵活自由。母亲退休后,他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小区附近的老年大学。

        在陈曦的设想中,班上同学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而自己是年轻人,会学得更快,还能帮助其他叔叔阿姨,几堂课下来一定成就感满满。然而,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老年人压根不是想象中的“只是来玩”,除非家里有事,基本每天练琴时间大约2到6个小时。相比之下,陈曦的课后练习量远远不够。

        不过,有老年大学招生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主要是面向老年人讲课,上课老师语速较慢,还会不断重复技术要点,年轻人如果要报名,需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课程进度和讲课方式。

        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和谐互动

        不少老年人好奇,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热爱上老年大学?

        27岁的钟诗琪报名了北京市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的瑜伽课。她给出的答案是,自己在外面上机构的健身课,并不会主动和同学搞好关系,基本下课了就走,“大家都有一种公事公办,结束今日任务的感觉”。但老年人的热情让年轻人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Moa也有自己的体会,她觉得在老年大学上课是一种“正向循环”,开课后,她的作息变得规律起来。多年来,晚睡晚起的习惯破天荒地改掉了。更加熟悉互联网的她,会主动帮他们网购教材,还会结伴上下学、交流学习等。Moa察觉到老年人的孤独,她觉得,和老年人做同学并不存在“代沟”问题。

        刚来老年大学时,Moa担心老年人问及自己的婚恋状况,怕遭受非议,更怕被他们吐槽“为什么不赶紧找个安稳工作,还在这里混”。但聊了几次后,Moa发现老年人的思想、观点都很先锋,也愿意持续接受新鲜事物。

        一位摄影比赛拿过多次奖项的叔叔告诉Moa,他理解,作为这一代的年轻人,结婚不是必选项,也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工作,不一定干一辈子;被迫失业,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另一种人生体验罢了。

        当然,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选择老年大学还有一个原因——价格。一般来说,老年大学师资雄厚、课程内容丰富,且收费比市场上动辄成千上万的培训机构便宜很多。比如,陈曦报名的学校位于北京丰台区,课程内容既有萨克斯、古筝、非洲鼓等乐器类课程,还有手机摄影、英语等技能类课程。

        有专家指出,物有所值,是一个跨越代际共同追求的理念,这种消费场景是极具性价比的。今天,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虽然为年轻人呈现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由此带来的品类、规格的繁杂,事实上也客观地造成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在此背景下,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自然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这一点,刚好与主打性价比的中老年消费业态相契合。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姚华松指出,年轻人的世界竞争激烈,让人压力倍增。对于不停赶路的年轻人而言,慢生活是他们所向往与憧憬的。和老人作画,和老人唱歌,和老人互动,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善年轻人和老人双方的孤寂感。年轻人有的是活力,老人有的是经验,“蹭老式消费”让年轻人以低成本参与学习,在与老人互动过程中,习得各种知识,也能通过他们独特的贡献或分享,帮助老人获得存在感、价值感与认同感。而打破“人以群分”的“魔咒”,让两者充分融合,就可以建构起一种跨越年龄边界的“固定结构”,这对消弭或缓解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代沟具有重要的意义。

        看见年轻人的需求

        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老年艺术大学课堂,记者跟着老年人上了一节古典舞课。当天开课的是秋季班,时长一个半小时。报名链接一出,基本5分钟抢光。

        上海群众艺术馆老年艺术大学负责人陈艺说,馆内有针对老年大学的艺术课堂,年轻人的市民夜校,还有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美育课堂,每年分春秋两季线上招生。由于名额紧俏,老年艺术大学并未对年轻人开放,也不存在蹭课的情况,但许多年轻人表示,在这里看到了自己今后老年生活的图景。

        老年艺术大学声乐提高班授课老师王兵,是上海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她说,自己要求很严格,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做老年人来授课,而是教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练习发声。“忘我学习的时候,我会忘记他们是老年人。”

        Moa觉得,在老年人身上,她的心境历经了一个“反向治愈”的过程。辞职创业后,Moa每月没有了工资的定时进账,经历了很长一段焦虑期。焦虑下个月如何过活,焦虑即将到来的35岁年龄,当然还包括职场焦虑、创业焦虑、婚恋焦虑。进入老年大学后,Moa看到了不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的是沉浸在学习中的“学霸”,有的是带孙辈之余插空上课,有的则是“学院派”一路考级逆袭。

        Moa说,对年轻人来说,“老年”这一特质仅仅是表象。慢节奏,轻松快适,惬意自在,似乎才是年轻人涌入老年大学的核心原因。老年大学对于年轻人,更像一个“临时桃花源”,或者“状态调节站”。

        但也要看到,在中老年消费业态中给年轻人“加席”,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非常态”,无法完全承载和对接他们的现实需求。比如,对老年大学来说,就存在着名额有限、感兴趣的年轻人只能视情况“加塞”的问题。对此,进一步盘活社区、周边学校、当地的学术资源等,提供更多普惠性选择,是个值得尝试的思路。

        比如,能否利用好社区图书馆等公共空间,联合当地美术、摄影协会等,开展平价培训班?在保障大学基本教学秩序下,能否探索一些面向社会的线上线下通识课,这也是打破知识壁垒、营造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年轻人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被更多“看见”后,自然不必全都涌进中老年领域“蹭”资源了。

        对于“蹭老式消费”,也无需过度担忧“年轻人是否挤占了老年人的资源”,老少两种需求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事实上,很多助老食堂正是因为年轻人的涌入而“破圈”,通过在用餐价格、时间乃至丰富菜品等方面的精细化服务,缓解了经营压力,实现了良性持续运转。

        (《新民周刊》10.18 吴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