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指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与对象性客体形成的关系、地位以及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和影响。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创造形成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根据“文化冰山理论”,这里强调的“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现象,而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历史积淀,具有“主体间性”基础上的客观性。所谓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此处拟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文化主体性”。
理解“文化主体性”,首先要从掌握“批判的武器”的群众主体性来把握。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9月发表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曾豪迈地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仍然不断谱写着中国文化的新篇章。
其次要从执政党作为先锋队的文化主体性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强调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指导思想所体现的文化主体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深圳特区报》10.17 席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