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被称为“中国肥胖地图”的大型研究冲上热搜,几乎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绝大多数人并非十分清楚,除了不美观,肥胖到底还会造成什么健康危害?
肥胖是名副其实的“万病之源”
刘思博从未料到,自己会因为肥胖失去左眼,一度双目失明,与死神擦肩而过。
三十出头的她,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特型喜剧演员。她用了十几年时间走出因肥胖而自卑的阴影,在职场上重拾“无可替代”的自尊和成就感,却偏偏忽视了肥胖本身对身体的危害。
“老天爷给我一次次打电话,我都没接。”刘思博心酸地回忆,第一次是大学一年级时意外骨折,确诊2型糖尿病,却自认只是“血糖高了些”。后来,每次身边人聊起糖尿病,她都岔开话题,不当回事。一晃十年过去,她心安理得地做着“鸵鸟”,减肥偏方没少尝试,就是不去医院就诊。直到四年前的某天早晨醒来,视野里出现了几条黑线,她知道“这次电话不接不行了”。但为时已晚,一年四次眼部手术没能逆转眼球的萎缩,大量服药和错误的减肥方式,更让她出现全身多项并发症。医生警告,再不控制体重,“只有半年能活”。
在某三甲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的全面治疗下,刘思博如愿以偿地从260斤减到了180斤。对于身高1米78的她来说,BMI(体质指数)28.41,略高于中国的肥胖标准。
BMI可以用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计算得出。按照我国标准,BMI≥24kg/m2属于超重,BMI≥28kg/m2属于肥胖——了解这一点,你对肥胖的认知就已经超越了87%的超重和肥胖患者。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今年8月新发布的一项针对1580万中国成年人的研究显示,参照这一诊断标准,中国成人(≥18岁)的超重率为34.8%、肥胖率为14.1%——相当于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
1997年,肥胖症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疾病,但据调查,46%的肥胖症患者都不知道“肥胖是一种病症”。统计显示,仅有约三成肥胖症患者会积极治疗。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自己只是超重或身材走样,而不是肥胖。
“肥胖是名副其实的‘万病之源’,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特定的癌症、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各种疾病密切相关。”在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孟化教授每周都要接诊50个左右的肥胖病人,可能需要综合处理的并发症种类多达200余个。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存在健康的胖子,所谓健康,只是自己还不知道(有病)。”
天生易胖,逃不开的宿命?
刘思博不知道的是,从娘胎里起,肥胖的“印迹”就已附着在她身上。她一出生就有11斤,母亲差点难产大出血而死。医学上称之为“巨大胎儿症”,根源就在母亲所患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体的高血糖,不仅刺激胎儿过度生长,还在基因层面影响其后天代谢能力,成年后更容易患上肥胖或2型糖尿病。
这类孩子在出生时,胰岛素调节和食欲调控就可能会有缺陷。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幼儿园时的刘思博就能一口气吃下六个大包子,还嚷嚷着“没吃饱”。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确实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2002年发表的一项针对近一万名北京一到两年级小学生的调查便证实了这一点。
现有研究表明,BMI的个体差异有40%~70%可归因于遗传。对于这些“天生易胖者”来说,尤其需要及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降低肥胖风险,否则很容易积重难返。正常情况下,大脑通过“稳态进食系统”和“享乐进食系统”共同调节人体的食欲和进食决策。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刘思博大脑中的两种系统可能出现了失衡,使得她更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
不出意外地,六七岁起体重直线飙升,十几岁体重突破两百斤,无正确引导的刘思博没能避开从超重到肥胖的“宿命”。这样的悲剧,也周而复始地在其他孩子们身上重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2019年,中国有38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超重或肥胖,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又翻了一番,接近20%。
社会公众普遍把肥胖归咎于不自律。然而研究表明,作为人类进化历程中一种“节能”的保护机制,机体会“不择手段”地抵御体重减轻,一边增加热量需求,一边降低代谢以储存能量。也因此,超重和肥胖患者会深陷“越胖越容易饿、比常人吃得更多才能感觉饱”的怪圈,很难通过饮食和运动来维持减重成果。
在超过17万名英国肥胖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体重减轻5%的患者中,至少一半人在两年内反弹回了原来的体重。此前还有文献称,大约80%有意减重10%及以上的人,会在一年内发生体重反弹。
现在,遇到有人问她减肥的事,刘思博坚决不说那些“车轱辘话”,“什么管住嘴、迈开腿,绝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尤其是两百五六十斤以上的朋友,求求你们,去正规医院看吧,了解自己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
肥胖是慢性疾病,需系统治疗
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病人还有陈明。体重最高时达到520斤的他,是孟化教授在门诊中见到的最胖的病人之一。1米89的腰围,比身高还多出7厘米,衣服只能穿定制的9个“X”L型号,肥胖令他患上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曾被监测出一整晚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多达311次。有整整一年时间,他每晚都不得不坐着睡觉,“躺着我出不来气”。
之所以这么胖,也和激进、错误的减肥方式有关。随着体重的反复起落,陈明的代谢系统被彻底打乱,患上代谢综合征,体重飙升完全不受控制。他送过外卖、快递,做过保安,但都因“大块头”的身材被辞退,无法在社会立足,以至于几乎不再出门、自暴自弃。最终,在家人的连哄带骗下,他才走进医院。孟化教授苦口婆心的科普,让他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决定接受治疗。
“想象一下,正常人去潜水,憋气两分钟是不是就不行了?而他们长期都活在这种两分钟里。家人在边上每天心惊肉跳,要随时把他摇醒,摇不醒就死了。”孟化教授形象地描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怕之处。令他痛心的是,就在今年五一,一位节前预约治疗的31岁小伙子没有如约出现,“也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问人已经没了。”
目前,肥胖在我国尚未作为独立慢性疾病进行重点防控、诊治与管理,患者疾病知晓率和治疗意愿匮乏。但医疗卫生界已经行动起来——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贯穿全生命周期,要从女性备孕、母亲孕期开始,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内的六个部门联合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强化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政府四个层面的责任。
在治疗方面,孟化教授主张成系统地进行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所在的减重中心,也配备有内外科大夫、营养师、康复师等不同职能的专业医护人员,治疗时不仅对患者的体重进行管理,还要治疗肥胖症引起的各类并发症。
(文中陈明为化名)
(《三联生活周刊》9.4 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