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见得思义

    《 文摘报 》( 2023年10月11日   06 版)

        “见得思义”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记录了一些孔子以数字作出归纳的人生戒示,包括我们熟知的“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等,于简明之中见深刻内涵。

        “见得思义”是孔子义利观的精华。是说所得一定要合情合理,这个得可以指财富、权力、名声等,强调在有所得时一定要以相应的原则来衡量,符合道义。君子有所求并没有错,但一切所得都应取之有道,这中间讲究的就是个“义”字。

        何为“义”?“义”的繁体字写作“義”,这个字出现较早,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出现。在金文中,上部是“羊”,下部像是锯齿状的长柄兵器。羊者,美物也。羊在古代是美善的象征,也是祭祀常用的祭牲之一。在出征前祭祀,表示行正当、合理之事。

        在儒家学说中,“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切思想或行为的至高准则,人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于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也就是应当做的事。“义”还被赋予正当、正派、公正等含义,是一种公认的存于心的道德、道义,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以“义”为原则,什么能取,什么不能取;该取的取,不该取的绝对不取,这是个价值判断问题,要重视,不能轻率对待。

        “见得思义”是儒家的修养方法。见到利益的时候,或者有功劳酬报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为自己本分所得?如果背弃道义而得,这样是为君子不齿的。有的人见到“得”就容易得意忘形,而君子耻于非义之取,知耻而有所不为,这样就能抵御非义之得的诱惑。

        (《中国纪检监察报》9.22 张艺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