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9月23日 星期六

    王桂珍:“赤脚医生第一人”

    《 文摘报 》( 2023年09月23日   05 版)

        王桂珍望着陈列馆照片中年轻时的自己,仿佛时空对话。

        她是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庆典,代表中国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并发言,她的肖像还被用作1977年发行的上海市“壹市斤”粮票图案。退休后,她时常受邀走进上海健康医学院校园,与学生面对面。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希望用自身经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赤脚医生”,更要接好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接力棒。

        去最需要的地方

        对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学子们而言,王桂珍这个名字不陌生。她自费建起赤脚医生陈列馆,让后辈了解中国健康医学发展历史。“你看这个红棕色的皮质药箱,针筒、银针、拔罐等一应俱全。大半个世纪前,我就是背着这个药箱走在村头田埂,为村民们治病。我想让学生们看看老物件,或许更能体会从医者的初心。”王桂珍望着陈列馆照片中年轻时的自己,仿佛时空对话,“我也想告诉孩子们,千万别小看基层医生。我不仅走出上海,走向全国,还走上了国际讲坛。1974年,我成为当时中国150万赤脚医生的代表,参加第27届世卫大会并作15分钟发言。国际社会曾将赤脚医生模式誉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同学们,一起努力,将‘全民健康的种子’撒向全国,走向最需要的基层卫生单位”。

        “真正为患者服务”

        王桂珍本是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现浦东新区祝桥镇)大沟大队一个普通农民,15岁进纺织厂做工,1961年回村搞农业生产。当时,“二号病”(霍乱)正流行,这一烈性肠道传染病来势汹汹,必须阻断污染水源。村里需要有人去宣传医学知识,也需要有人向水井中投放漂白粉消毒。王桂珍自告奋勇,工作干得认真,村民都很认可。

        那会儿,“看病难”是一个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政策调整,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放到农村,要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经大队党支部推荐,1965年,王桂珍在公社卫生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培训。为了让大家迅速掌握知识点,老师们临时变通,用实际案例来演示教学。当时气管炎病人比较多,老师就拿着听诊器放在病人身上边看病边讲解。

        王桂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是班里学得最好的,而她的工作其实是众多赤脚医生的缩影。1968年,江镇公社一份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的方向》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从此,不拿工资、帮助种地、亦工亦农的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江镇也成了赤脚医生的发源地。

        不过,刚开始也有人质疑,“培训4个月就上岗了,黄毛丫头能学到什么?”有一次,王桂珍正在田里割稻,有村民牙疼,便帮他针灸,村民当即就拒绝了。王桂珍便先在自己身上扎针,他一看,动作熟练且很安全,便同意了。扎了几次,牙疼缓解了。就这样,在一点一滴之间,王桂珍培养起了村民对自己的信任。

        为了减轻村民的医药费负担,王桂珍还在村边种了100多种中草药,专门建了土药房,让大家用最少的钱看病。可以说,“赤脚医生”是老百姓对王桂珍最亲热的称呼。“赤脚医生虽然本事有限,但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就是要把老百姓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真正为患者服务。”王桂珍说。

        称呼变了,初衷不会变

        王桂珍常说,赤脚医生是“肩上有药箱,脚下有泥巴,心中有人民”,面对“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看病”的繁忙工作,有着56年党龄的她“义无反顾”。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是赤脚医生手中的两件“法宝”。以前在农村,一到夏天就流行红眼病,王桂珍把决明子、野菊花等草药放在一起煮,煮成中药水挑到田里给村民喝上一小碗,就把病情控制住了。

        有一天晚上正刮风下雨,村里有个小孩发热,人家来敲门求救,王桂珍没多想,踩着烂泥地,一脚深一脚浅就往病人家里赶。给小孩检测体温,39.5℃。当时正是脑膜炎流行的季节,王桂珍熟练地仔细检查,头颈掰一掰,很僵硬;再检查脚底,一掰大脚趾,往上翘。大差不差,应该就是脑膜炎,“这病必须马上送医院,不然会闯大祸的,可小孩妈妈心脏不好,爸爸在外地打工,看着她泪流满面,我把小孩扛到肩头,一路送到医院,终于救回一命”。

        还有一次,王桂珍在田里插秧,家长抱着小孩找到她。一搭额头,小孩体温很高,眼睛黄,面孔黄,这是肝炎,必须去隔离医院。“我背着孩子跑了十几里路,衣服都湿透了,我安慰他妈妈,小孩到医院就能活命了。”现在,当年的小孩已60多岁,前段时间王桂珍脑梗住院,他前去探望,握着王桂珍的手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一定要长命百岁。”

        “面对如此淳朴、善良的村民,怎能叫我不坚持?”王桂珍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的基层医疗更科学、更系统,能施展拳脚的空间也更大,“我们大沟村卫生室就有上海健康医学院订单式培养的‘新乡医’,非常优秀。虽然称呼变了,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衷不会改变”。

        (《文汇报》9.14 李晨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