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00后”“千禧一代”开始走上三尺讲台,他们带着新颖的教育理念和对教学工作的激情回到校园。
只比学生大6岁
李航是河南某高中的化学老师,今年7月份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目前,他从事学校高一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校长告诉他,如果顺利,他可以一直把这批学生带到高三,陪伴他们到毕业。
李航很感谢校长的安排,他认为从高一开始带班压力会小一些,如果再能经历整个高中三年的完整教学,对他未来的工作一定也会大有帮助。
李航出生于2001年,今年只有22岁,而他所带的高一学生大多十五六岁,二者年龄差不过六七岁,“我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哥哥,这也好,也不好。”李航说。
好的方面,李航分析说,他和学生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很快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而且他也更容易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比如,我现在还能想起自己刚上高中时的迷茫,尤其是高中的知识比初中难度提升了一大块,很多同学可能短时间接受不了,这一点我了解,当然也就能更好帮助他们解决困扰。”
而不好的方面是,李航发现自己也不能跟学生们“混”得太近,否则课堂上他有点“镇不住”,一些同学会在他的课堂上“接下茬儿”。李航知道这些学生也不是恶意捣乱,但毕竟讲台上的老师太年轻,学生们会因为亲切而总想开玩笑。
也因此,李航到现在还没跟学生们一起打过篮球或玩过游戏。一方面他觉得不能跟学生们走得太近,学生和老师之间还是要有点边界感;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工作非常忙,除了教学之外还有很多行政性的事务要他完成,作为年轻老师,他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
李航表示,在高中招聘老师的过程中,高学历会更有优势,自己本科毕业能被学校选中,一方面是自己此前有很丰富的实习经历,课讲得好,教学能力有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学校重能力的理念给了自己机会。
“我的同事跟我说,你读研究生三年其实收获绝对不如你当三年老师多。”但毕竟是第一年从事真正的教学工作,李航还没有太多经验可以遵循,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们安排进度。
“我觉得首先不能让学生们讨厌化学,现在学生们各科的压力都很大。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并配合适量的练习,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坚持自己新颖的教学思路之外,李航也会跟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们会经常来听他的课,给他很多建议。
喜欢和年轻老师交流
对于“00后”老师走上讲台这件事,网上有很多段子。比如,“迟到的一批学生开始当老师了”“00后老师开始进教室撕伞了”。作为“整顿职场”的新一代,社会上对于“00后”教师们的偏见也不少。
对于这些争议或戏谑,海淀民族小学的“00后”老师薛涵菲说,自己身旁就有很多同为“00后”的年轻老师,但她没听说过哪个老师上课迟到。至于“撕伞”的梗(“撕伞”源于网络上一句流行语,原句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改编后意为“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把别人的伞撕烂”),其实也是因为“00后”老师年轻,对于学生们作弊的手段比较了解,所谓“撕伞”也是为学生们负责。
她觉得,网上的戏谑更多的只是一种流量推广手法,“00后”的老师也是老师,可能跟老教师比确实有很多不同,但在师德方面是一致的。
薛涵菲是海淀民族小学的一名舞蹈老师,负责低年级的舞蹈课。她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尽管自己此前有丰富的实习经验,上课前也在家里给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但正式上课时还是紧张得不得了。结果一到教室,好几个学生一见薛涵菲就跑过来抱住她,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把她的紧张感融化了。
当老师一年来,薛涵菲逐渐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不易。因为带的都是低年级学生,有很多琐碎的事情要她操心。比如,哪个学生没带水杯、哪个学生没带课本、哪个学生又哭了……
“一年前我自己还是个孩子,现在要承担这些责任,我突然就觉得我的老师和父母真不容易。”薛涵菲感慨道。
对于“00后教师整顿学生”这样的说法,中关村二小的“00后”教师辜友坤,和薛涵菲的感受一样,也觉得这仅仅只是网络炒作的话题。
发挥先天优势
辜友坤去年进入中关村二小,成为一名信息科技课老师,主要教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面对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批学生,辜友坤觉得作为Z世代(也称“互联网世代”)的自己,在信息科技课的教学上有先天优势,“我们比老教师更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能帮学生认识信息技术,还能培养孩子们的信息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到信息发展的方向。”
比如对于现在前沿的人工智能方向,辜友坤在授课时都会给学生们讲到,包括AI技术是如何应用的,如何思考向AI提出的问题等等。“对于人工智能的很多产品,年轻老师会亲自去尝试。”他说。
薛涵菲也发现,相对来说,孩子们更喜欢年轻的老师。因为年轻老师能把一些新颖的东西在课堂上传达出来。比如她曾经在课堂上教孩子们欣赏春晚上的舞蹈,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表演“挖呀挖呀挖”的儿歌。反过来,孩子们也喜欢和年轻老师交流自己的生活,她还记得有个小男生跟她分享自己编程课获得了冠军的喜悦。
当然,在教学的一年中,辜友坤也从老教师身上吸收养分,学到了很多经验。他会向老教师请教如何能让孩子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听课,老教师会耐心地传授经验,告诉他可以设置问题链来吸引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参与思维的碰撞。
对于“00后”教师而言,与家长的交流是他们心中的一道“坎儿”,因为他们与家长的年龄差有些甚至会大于与学生的年龄差,与家长的代沟似乎也更多些。
因为刚开学,李航还没机会直接面对家长。但他已经在脑海里设想过很多次与家长见面的场景——或许有家长会用长辈的语气来跟他交流。
但李航觉得,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教学成果。如果能把学生们的成绩搞上去,家长不会在乎你的岁数。
“在家长会之前,我会想办法多给家长留一些好印象。”李航笑着说,“要让学生们喜欢我,平时多在家里念叨些我的好话。”这并不是他的“攻心计”,而是他将要面对一群“长辈”的解压之法。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不少家长对于教师的年龄并不很在乎,但也有少数家长更喜欢年纪长、经验足的老教师,甚至会借此向学校和年轻老师施压。
但在学校看来,年轻老师有独特优势,他们更善于在线上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精力也更充沛,能更高效地处理很多工作。
(《北京青年报》9.10 张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