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9月09日 星期六

    鳜鱼,臭的好吃

    《 文摘报 》( 2023年09月09日   03 版)

      ■谢震霖

      日前去了一趟安徽合肥,馔宾必有鳜鱼,且上的都是徽菜魁首“臭鳜鱼”。邻座有掩鼻,而我过足馋瘾。尝到姓“徽”的正宗臭鳜鱼,颇有酌水知源的意味。

      走出徽皖的臭鳜鱼,早已遍布天南地北,如湘臭鳜鱼、鄂臭鳜鱼、赣臭鳜鱼,连帝都饭庄的臭鳜鱼也另有一功。

      不过,各地的臭鳜鱼我以为都是徽派的旁溢。相信《中国菜谱》的权威之说:“此菜相传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徽州地方传统风味。”

      旧时鳜鱼长途贩运,常常鱼馁肉败,其实是食物“后熟期”的作用。蛋白质所分解出的氨基酸,能高出新鲜鳜鱼两倍,并伴生出明显的黏液和浓臭。这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臭鳜鱼独特风味的成因。

      物极必反,臭极而香。

      味臭达到一定境界嬗变为醇香,令人脍食,例子岂止臭鳜鱼?我国臭豆腐,外国臭奶酪,指不胜偻。

      臭鳜鱼“臭”名远扬,非“嗜臭者”厚味重口,恰恰是烹饪术的一种开掘与衍变。经无数舌尖的筛汰,沉淀为一款经典名菜。“酸甜苦辣咸”都有现存调味料,唯独没臭的。因为臭味是食物腌腊发酵产生的气味,只能附着于特定的物体上。所幸模拟臭鳜鱼的生化原理,已被引入预制加工。既满足了人们味蕾,又丰富了饮食文化。

      逐“臭”之夫不必担忧无“臭”可循,动下手指,电商立马速递预制臭鳜鱼,真空包装中还附赠烹制的辅料。经比较,品质有讲究。倘若下箸时出现“蒜瓣肉”,说明腌鱼尚欠火候,乳酸菌没充分激发,鲜美程度当大打折扣。

      但凡满足六七天的深度腌渍,臭鳜鱼才能达到色香味俱全:鱼肉呈淡胭脂色,口感Q弹紧实,插入筷子可见大块状的“柚囊肉”,最具标志要数极富层次的臭烘烘香喷喷所勾兑出的复合气味,溢满整屋。

      见笑于人。食完臭鳜鱼,所剩汤汁我也舍不得浪费,舀几勺到白饭,拌一拌,吃到碗底朝天。

      (《新民晚报》8.3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