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7月29日 星期六

    烤包子

    《 文摘报 》( 2023年07月29日   03 版)

        《山村老屋图》 阎俊

        ■西坡

        “烤包子”的名目,在清朝以前的汉族食品里基本没有;即使有,也因稀见而不为坊间著录。

        在维吾尔族语言里,“烤包子”被写做samsa,音译“萨木萨”,其真实含义,我不得而知,恐怕与汉语里的“烤包子”无法严丝合缝地对应。有一说,认为它指一种“三角烤饼”,我以为比较贴近原意——无论从形状特征还是制作方法来说,新疆“烤包子”离烧饼近、离包子远。我猜想,“烤包子”只是汉族人对流行于新疆地区一种美食的毛糙说法,新疆少数民族同胞肯定有与之不同的名称和定义,此处不赘。

        “烤包子”的基本做法:和面(用冷水;或一半面粉用冷水、另一半面粉用热水);饧面(把和好的面静置一段时间);搓条;摘剂;擀薄;放入由羊肉丁、洋葱丁、羊尾油丁及各色调料组成的馅子;四边折合成方形;表面刷一层蛋液,撒点芝麻;在馕坑或烤箱里烘烤若干时间即成。显然,它跟馒头、包子的制作过程,区别极大。

        你完全可以想象羊肉丁、洋葱丁、羊尾油丁和孜然等香料互相掺杂,以及它们与死面结合,被烤得微焦时散发的气味,是多么地馋人!

        我多次去新疆,感觉卖“烤包子”的地方其实并不多,说“随处可见”更是夸张。此状有点辜负仅次于馕饼的新疆名点之称号。

        叶梦得《避暑录话》讲过个笑话:有个穷书生想吃馒头,便在馒头铺前突然倒下。店主大惊:“你这是怎么回事?”书生答:“被馒头吓的!”店主说:“天下哪有这种事哦!”于是把书生带进一间放着一百多只馒头的屋子后,自己“穴壁窥之”,想一探穷书生究竟会被吓成什么样儿。只见穷书生仿若“老鼠跌进米缸”,大开“杀戒”,一下子“扫平”了五十多只……

        面对上好的“烤包子”,我虽不会像穷书生那样煞费心机去“讹吃”,但,三下子“扫平”五十多只,可能性不小!

        (《新民晚报》7.20 西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