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7月08日 星期六

    警惕船舶假证“升级”威胁长江航运安全

    《 文摘报 》( 2023年07月08日   01 版)

        船舶配员不足严重危害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因配员不足导致船沉人亡的事故更是时有发生。记者现场了解到,长江水运价格较为低迷,为降本逐利,有船主勾结不法分子伪造配员证等多种证件,且将相关假证件从纸质版升级为电子版,给行船安全埋下重重隐患。亟待开展专项整治,让黄金水道航运更安全。

        最低配员6人实际只有2人

        “船E行”是某地海事部门推广使用的电子政务平台,只有当船舶实际配员超过最低安全配员标准,船舶和船员定位相同时,才能在平台生成船舶通行“绿码”。

        这本是改革便民之举,却让一些犯罪嫌疑人嗅到了“商机”。

        “四本证件,三个月,包任职包出‘绿码’,总费用15000元。”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长江航运船主微信群发布“制作绿码、包查验”等广告,收集船主对虚增船员的要求。

        随后,“黄牛”会迅速联系制作“绿码”的技术人员,并寻找愿意出租证件的船员,获取有证船员的个人照片等信息,运用技术手段伪造配员数据,在“船E行”后台审查通过后,生成符合最低安全配员的通行“绿码”。

        据了解,每虚增一个船员,“黄牛”收费800元至4000元不等。他们会将利润与“绿码”制作人员分成,衍生出船主-中介-制作“绿码”人员-出租证件船员的四级产业链。

        根据相关规定,船舶应配备充足适任的船员方可航行。但伪造“绿码”的船舶船员人数严重不足,船员工作强度和时间增加,易引发疲劳操作、应急反应能力下降和设备维护保养不足等问题,甚至有船舶因此发生险情事故。

        海事部门通报的案例显示,近年船舶配员不足导致的失控碰撞、倾覆自沉等情况时有发生。如2021年4月长江下游发生的两轮碰撞事故中,“Z”轮仅有1名持证船员,疲劳操作,未及时瞭望,致与“X”轮碰撞后沉没,1人死亡、1人失踪。

        近日,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正办理一起非法制售“绿码”案件。经查,2021年7月以来,赵某等20余人,通过岸上岸下勾结,运用科技手段钻“船E行”App漏洞,为3200余艘次船舶非法提供伪造“绿码”。

        “有一艘轮船,最低安全配员6人,可通过办假证,船长、二副、轮机长、三管轮均不在船。这样的船只航行隐患太大。”崇川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周末说。

        办案人员还透露,有犯罪嫌疑人举报,由于电子政务系统难以及时升级,钻平台漏洞伪造证件制作“绿码”的情况依然存在。

        不单是配员证,记者调查发现,船舶年审合格证、适航证、安全与环保证、吨位证等也存在被不法分子伪造的情况,威胁航运安全。

        利用“新科技”钻平台和监管漏洞

        记者调研发现,片面逐利动机、平台存漏洞以及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等,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违规违法空间。

        首先,片面逐利动机催生造假办证。

        今年5月,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同比下降0.1%,水运繁忙的下游同比下降1.3%,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同比下降8.5%。

        周末介绍,由于运价低迷,有船主伪造证书冒险蛮干,进行跨航区、超吃水、越类别的非法运输。

        此外,一些船员虽有相关实践技能,但受限于文化水平,无法通过考试取得适任证书,对薪资要求较低。部分船主以低薪雇佣他们降低成本,为躲避监管教唆其办假证上岗。

        其次,利用新兴科技钻取平台漏洞。

        据赵某等供述,他们前期将不在船上的船员静态照片上传“船E行”后,即可通过审查,从而虚增在船船员人数。后来“船E行”软件更新升级,需要动态人脸识别才能通过审查,他们便下载国外一款人脸动画生成软件,将船员头像照片上传模拟脸部动态,从而通过“船E行”的人脸识别审查。

        另据了解,犯罪嫌疑人还利用手机软件进行虚拟定位,实现船员手机定位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定位一致。

        最后,监管难以实时、信息缺乏共享等,也给假证提供了生存空间。

        办案人员透露,海事部门对航行船舶并非逢船必检,通常只对“黄码”“红码”船舶进行现场检查。即便遇到按比例抽查,为确定船舶到港停泊的准确位置,海事部门通常会在检查前提前联系该船舶,因海事部门驾驶巡逻船从办公地点赶赴船舶停靠位置需要一定时间,不法分子得以造假应对现场检查。

        铲除假证生存土壤

        多位受访人士建议尽快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提升平台技术水平,推进内河航运普法教育,铲除假证生存土壤,为长江水运护航。

        目前,检察机关已牵头海事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席会议纪要,就伪造内河船舶船员证书、伪造“船E行”绿码等问题,从健全信息化监管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合力维护长江航运安全。目前相关部门已对系统予以升级。

        周末建议严惩重处,实施联动执法,开展内河船舶配员专项整治行动,搭建船舶、船员核心数据共享核查机制,以及风险数据共享比对机制。

        此外,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确保监管软件及时升级。加大普法宣传,让从业人员知悉伪造“绿码”的危害及后果,增强安全意识。相关主管部门可考虑内河航运实际情况,合理合规收费,科学制定相关标准。

        同时,通过支持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加强政策扶持,帮助无证船员找到新的用武之地。

        (《瞭望》2023年第26期 秦华江 陆华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