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炎夏晴空万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却注意到,臭氧指标达到重污染。年近七旬,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光,但他比退休前还要忙。工作40余年,柴发合几乎经历了我国大气治理的所有节点,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蓝天保卫战,他自称“这一辈子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
10年前,PM2.5进入公众视野前,科研已先行获得一些进展。“我们研究了PM2.5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说明‘灰霾’确实是PM2.5造成的。”柴发合说。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界简称“大气十条”)启动。与以往的治理不同,这十年的蓝天保卫战,更多了科技的支撑。2017年9月,多部门协作的大气攻关领导小组成立,聚集2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改变了原来科研方面的“小散乱”情况,并形成了后来的“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机制。中心派出28个团队深入到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给当地找问题、想办法,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短期的污染防控措施和长期的空气质量改善方案。柴发合说,要把每个城市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成因搞清楚,避免“一刀切”。
10多年前,柴发合带领团队支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当时,兰州老百姓曾调侃,“冬天不敢穿浅色衣服”“鼻孔和烟囱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当地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摘掉了“黑帽子”。柴发合说,其实团队做的都是帮助地方政府建立一些方法学基础的工作,但当地执行到位,效果超乎预料,“兰州大气治理最大的启示是科学、技术还要和管理密切结合,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柴发合回忆,早期大气治理的难点是不少污染企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一些污染防治的措施执行不到位,明明知道有问题,但不舍得下狠手”。但他也观察到,这几年,地方上转变非常大,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就是例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加上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及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帮扶,都起到了实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在污染治理的层面上,同时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层面。我认为大家想通了。”柴发合说。
2020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持续加重,有关重污染的话题满天飞,大家都在犯嘀咕:“这些天的空气是怎么了”,都想了解污染成因到底是什么、污染什么时候结束。柴发合组织相关人员,连夜分析材料,第二天一早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专家解读,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回应了公众关切。
40多年来,柴发合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他们也已投身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我总喜欢跟大家聊一聊,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的。”他身上更重的责任,是再培养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向着更高的空气质量目标一起努力。“在大气污染防治这条路上,没有任何停顿的理由。”柴发合说,“我们宁肯多加几天班,只要能赢回来一分钟、两分钟的蓝天,心里也是非常快乐的。只要有需要,我就不会离开这个岗位”。
(《中国青年报》6.29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