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出自白居易《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应唐敬宗之命赴任苏州刺史。他夜以继日埋首于政务,在给朋友的信中仍自谦生来笨拙,怕担当不起苏州刺史这样的重任,除了用勤奋来弥补,没有其他办法,足见其对职责和百姓的敬畏。
《说文解字》注:“勤,劳也。从力、堇声。”本义指劳累,劳苦,现多指主观勤奋努力。“拙,不巧也。从手,出声。”本义指笨拙,不灵活,现多指客观天资不足,也指因后天惰性等产生的缺点或问题。“勤能补拙”充分阐释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人与事物发展进步的道理。
古语常讲:“勤以立身”,不仅求学要“勤”,修身严己各方面都要“勤”。宋代《官箴》强调:“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勤”为先贤做官必备法则之一。面对外界诱惑腐蚀,必须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确保外无妄动。
先贤圣哲践行“修齐治平”均离不开“勤”。对于个人而言,“勤”是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一国而言,“勤”是长治久安之道。周恩来总理在《一生之计在于勤论》中写道:“勤则一生之计定矣;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
(《中国纪检监察报》6.16 朱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