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记忆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神经退行性病变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目前仍然不清楚具体的病因、发病机制,但医学界已经发现一些特征性的病理现象。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都会出现弥漫性的神经炎性斑块,细胞外有β-淀粉样物质沉积。β-淀粉样物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抗菌肽,它由神经细胞释放出来,用来应对特定的炎症因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有β-淀粉样物质沉积,这意味着他们脑内曾经发生过大量的炎症反应。
此外,高达9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残留有肺炎衣原体DNA,而健康人脑中含有肺炎衣原体的情况只在5%左右。由此看来,肺炎衣原体以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肺炎衣原体可以绕开血脑屏障,直接通过感染嗅觉神经、三叉神经迅速侵入脑部,引发长期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导或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如果用不干净的手抠了鼻子,而手上正好携带有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可能就会导致肺炎衣原体感染脑部,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健康咨询报》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