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中国和平出版社邀请我创作一部以张桂梅老师为原型的儿童长篇小说。作为一名教师,不可能不知道张桂梅,作为一个写作者,也不可能不关注她、不可能不想书写她。我想,出版社选择我来书写这个故事,多半是因为我与张老师是同行。从教多年,校园于我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啊。可是,像华坪女高这样的校园,却又有着独特性。所以,这次书写显得那么不寻常、那么富有挑战性。
一
在接受写作任务前,我已经了解了不少张老师的事迹。我读到她童年时的顽皮,那是我作为一个一线老师最熟悉的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趣事;我读到她在林场的生活经历,方懂得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更加珍惜生命,也更想让生命焕发持久的华彩。我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她为什么执着于创办一所女高,执着于引领那些女孩们走出大山,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因为,她见证过失学女孩们被禁锢的人生,她懂得所以怜惜,最重要的是,她行动。
这些素材汇入我的脑海中,成为一股激流,想要找到一个出口,奔腾而出。有一刻,我仿佛看到,童年的张桂梅与后来成为全国闻名校长、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张桂梅,隔着数十年的时空相互对望。灵感忽至,我决定选取张老师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片段,与她创办女高第一年过程的视角交替穿插,双线并行叙事。资料变成了一章一章的故事情节,女孩们也化作笔下的海蓝莉、海云云、山雀儿、云宝琼……还有那些与张老师共事的众多老师们,也一一在《山行者》的初稿里出现。
《山行者》,是这本小说的原名。张老师骑马家访的事迹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一闭上眼便可以看见空阔的天地山峦、窄窄山道上的瘦马与老师。
二
2021年4月份,我交了稿,但心中的遗憾却越来越大。我觉得,仅凭资料写出的故事是欠缺温度的,而张老师这半生所从事的却正是最有温度的事业。所以,作品的这个缺点,简直是致命的。所幸,出版社为我争取一个亲身采访张桂梅老师的机会。2021年7月7日,在华坪县委宣传部的安排之下,我和编辑老师们来到了华坪女子高中。
刚到学校,巧的是赶上课间操时间。我无数次地听过《红梅赞》,少年时还与同学们一起唱过这支歌参加联欢会。如今,熟悉的旋律里被灌注了满满的、年青的热情,它变得如此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我们静静地站在角落里,观看孩子们青春洋溢的舞步。同时我也注意到,一道瘦小的身影出现了,灰蓝布的上衣、同色的裤子。那身影在孩子们的队伍后面缓缓地踱着步,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那正是张桂梅校长!
三
张老师的办公室如料想中的简朴洁净,大窗、书桌,木椅,墙上挂着书法作品。硬木的长靠背椅,是用于招待客人的。让我意外的是,张老师非常健谈。她向我们讲述办校过程,这些年来孩子们的学业情况,穿插着她在孤儿院、民族中学时的工作经历,还有她青年时代的往事。她的叙述简捷、流畅、生动、极具画面感,条理清晰,时间线也表达准确,没有一丝零乱,几乎不用整理便成可用素材,这些往事全都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张老师讲到,跋山涉水去一位退学的学生家中,劝家长让孩子来上学,可那位家长却执拗地不肯开门。僵持之中,她突然看到身旁站着一个看热闹的小学生戴着红领巾,于是灵机一动,让孩子召集了村中数位小学生站立成一排,在这屋外放声唱少先队队歌,一遍又一遍。清脆的童音在山梁间环绕,最终,歌声推开了退学学生的家门。
张老师很少提到“苦”字,只是平静地讲述办学从起步到困顿无望,再到出现转机,最终教学大楼拔地而起的过程。对于张桂梅校长而言,困苦,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它、解决它、再往前行,是她的人生态度。我忽而就理解了张老师对学生们所说的话:往前走,不要回头!它的意义在于,教会孩子不要总纠缠于过往的困苦与不幸,努力向前,永远只能在前方找到希望。
四
倾听之余,我不断地感叹张老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她说了那里的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她们的求学过程、家庭状况、后续发展。似乎在她的脑海里存在一个搜索引擎,她随时输入一个名字,这个孩子多年的求学、生活历程就能清清楚楚地跳将出来。这是多么惊人的本事!一位师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将孩子们挂在心上时,才能做到。
虽然身患多种疾病,可张老师的声音并不显疲惫,也不气短。那种天生的老师的气质和素养,是刻进骨子里的。更让我敬佩的,是她充满温情的人生观。张老师面对的都是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的少女,她们不仅需要知识的引导,更需要人生观念的引导。她教会她们自尊、自立、勤勉、上进,也尊重小姑娘们特有的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她严厉但并不古板,教会她们保持经济与思想的独立,不冲动盲目地做出人生选择。她也教她们,走出去就要走到底,在广阔天地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她又让她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享受情感、享受最自由的生命体验。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师,有着最通透明亮、最年轻、从未老去的心。
五
聊到最后,张老师张开双臂,挥动着,说:“好了,就这样吧,去吧,该干嘛干嘛去,做你们想做的事去吧。”我们一同走出办公室,她拿起那只绿白相间的小喇叭,一路催促着孩子们:快点,快点,快点。
一个个身着鲜红色校服的小姑娘,一色的齐耳短发,年青的脸庞光洁明媚,她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活力。那是希望的光亮,在匆促的奔跑中,她们还不忘与我们打招呼:老师好。她们像轻风一样跑向前,比一切报道、资料中更鲜活,更有温度,也更让人感动。离开女高时,孩子们结束了午饭回教室自习,校园里又是一片静谧,整个教学楼和操场都沐浴在七月的阳光里,有一种无声的热烈感。
我把张老师亲口讲述的事例写进书中,写山谷里的歌声,写中秋节师生们月下吃鱼,写姑娘们喝奶茶时的欢快,写她们奔跑的脚步……样稿寄到时,我终于摸到了上面的温度。最终,小说定名为《向山而行》。
(作者系作家、编剧,著有电视剧《山海情》等,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
(《光明日报》5.29 杨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