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上保持平稳,行动上积极主动
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任何异样,避免孩子因认可或者不认可自身超常儿童的身份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变化。
王安石的《伤仲永》大家都不陌生,仲永的父亲并不了解如何保护和培养仲永的天赋才能,没有给予仲永应有的教育支持,反而把他当作“摇钱树”,导致仲永的天赋最终泯灭。这个故事提示我们超常儿童发展过程中充满挑战,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放任自流。超常儿童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目、咨询教师和专业人员、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加深对超常儿童的认识,明确超常儿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挖掘其特有潜能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升学和分数往往是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但对于超常儿童家长来说,应从因材施教的视角出发,挖掘其兴趣与潜能。
有一部分超常儿童从小便会在某一领域显现出突出的才能,或者对某个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比如12岁出使赵国能言善辩的甘罗,6岁能吟诗作对的唐代诗人李贺,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培养这一类超常儿童时家长便可以通过补充练习或者阅读相关书籍的方式鼓励儿童进一步发展该领域技能。
还有一部分超常儿童思维反应快、学习能力强,乐于思考,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等,如思维敏捷的曹冲,聪慧机敏的司马光,喜欢沉思的爱因斯坦。在面对这一类超常儿童时,家长应拓展儿童视野,积极探索儿童的兴趣所在,加以引导和培养。
营造宽松成长空间
众多研究表明开放民主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超常儿童的身心发展。超常儿童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能掌控自己的学习生活,因此家长在与超常儿童进行沟通交流时要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应在尊重超常儿童独立性的基础之上,采取放手与信任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劳动意识与责任意识。
另外,超常儿童内心更为细腻敏感,更希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可,所以对于孩子的优异表现家长应毫不吝惜地肯定和赞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对于孩子犯下的错误则应在了解事情原委的基础之上采用协商沟通的策略,充分听取孩子的心声,平静陈述家长的看法,用建议代替批评责备,让孩子了解到为什么错以及之后应该怎么做,从而为超常儿童发展保驾护航。
(《人民政协报》5.9 程黎 陈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