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季养肝宜减酸增甘。所以,有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少吃醋,多吃糖”。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在人体器官中,肝脏是一个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中医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喜酸,脾属土,喜甘;木克土,指肝有协助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春季肝气旺盛,肝阳上亢,肝气太过亢旺则乘土,则可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因此,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酸入肝,酸味具有收敛、涩滞作用,如果多食可使本已旺盛的肝气更旺,乘伐脾气。甘味性柔和,具有补益、和缓作用。但甘味过浓,甜食过量,会导致脾气虚弱,气血津液运行不畅,饮食积滞,脏腑受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有个“度”,增甘可以,嗜甜不宜。
其实,“减酸增甘”是一把双刃剑,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减食酸性食物,增加甜味食品,二者不可偏废,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养肝健体的作用。
(《家庭医生报》3.13 吴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