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胃部疾病,以往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均有其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胃超声造影检查不但适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胃疾病筛查,还可以弥补胃镜检查无法明确分辨黏膜下病变及胃腔外病变的弊端。
胃超声检查对胃黏膜病变具有较高检出率,且具备显示胃黏膜下病变、胃外病变和胃周肿大淋巴结的能力,可作为胃镜检查的重要补充。
胃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根据疾病不同声像图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参考。比如,急性胃炎患者胃壁黏膜层多数水肿增厚,但胃壁层次尚存在;胃息肉一般长在黏膜层,向胃腔内突起;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良恶性之分,超声检查可清晰观察到溃疡的形状、大小、回声特点、胃蠕动情况和周围有无浸润或淋巴结肿大等有助于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经过治疗后,超声随访溃疡型胃癌不会缩小,但良性溃疡病灶可见缩小或消失。
另外,胃超声造影检查对有慢性肝损害及肝硬化患者,可以观察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了解病程进展情况、及时指导治疗方案。
进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前,应保证空腹8小时以上。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500~700毫升,儿童减量;检查方式为站立位、平卧位与侧卧位相结合,依次检查食管下端贲门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观察胃壁是否增厚,是否有溃疡或占位性肿块,胃肠蠕动及排空情况,再观察胃周围组织结构是否受侵犯及淋巴结是否肿大,检查一般需要15分钟。
胃超声造影检查适宜人群广泛,但对于体型肥胖腹壁较厚及腹腔胀气严重者的检查图像质量较差;对操作者的经验及仪器的分辨率要求较高。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超声科医生吴琦、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超声科医生顾新刚)
(《文汇报》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