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更要研究“事为何办不成”。
——近日,广东深圳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企业、群众解决难题。这类政务窗口会不会形同虚设,沦为形式主义?现实中,“办不成事”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少,越轨成本过低,这是值得深思的关键,也是“办不成事”窗口,想真正把事办成,让群众无难事必然要克服的难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想“办成事”,需先搞明白“事为何办不成”。
▲开办“公务员专业”不能急功近利。
——“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话题近日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把公务员培训课程作为学分课程,实行按学分收费,有助长公考热的嫌疑。高校开设怎样的微专业,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要让微专业起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成效,需要各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推出。重要的是,要避免急功近利。
(综合光明日报微信号、新京报评论微信号 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