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强引导三级医疗体系协同,让不同医院功能更加清晰。常见病、普通病去二级或社区医院看,疑难杂症、复杂病再到三级医院看,避免让“三级医院医生看很普通的毛病,甚至是在配药”。
基于现实情形考量,当三级医院涌入大量的常见病、普通病患者,容易发生医疗挤兑。每所医院的床位数有限,医生数量有限,所能接待的病人人数也有上限。要确保每个医生的行医质量,不仅需要给予医生足够的诊疗时间,还需要给医生提供不断进修学习科研的时间。特别是三级医院在医疗体系里还承担着不少的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疑难杂症攻关等任务。
当前我国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如何让民众信赖除三级医院外的其他医疗机构,是有关部门回应“常见病不要去三级医院”建议的最好方式。通俗地讲,就是让人们愿意信赖“小”医院的医生同样术业有专攻。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均衡医疗资源的分配,以确保医务人员在“小”医院待得住、愿钻研、肯负责。
(《光明日报》3.20 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