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25日 星期六

    别成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25日   02 版)

        做一名好学生真的很累。在学校里,好学生要拿出漂亮的成绩让家长和老师满意,在公司里要拼命讨好领导。哪怕做错一件事,好学生都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

        “好学生心态”,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努力改变自身,扮演他人眼中的好学生,从而有高度服从、恐惧失误、习惯性讨好、过度反思等负面情绪和行为的不良心态。

        豆瓣“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于今年1月建立,至今已经有一万八千多名成员,有人考试失利被批评便一蹶不振,也有人毕业多年仍把人生当作考试。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教育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将学生分为“循规者”和“家伙们”。“循规者”就是学校里听话的孩子,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遵守学校里的规矩,认同学校里成绩为先的价值观,不敢冒险。“家伙们”则是不服从权威的捣蛋鬼。

        好学生心态对应的就是服从规矩的循规者,好学生成了他们沉重的人设。当好学生长大后,他们需要讨好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称自己吃自助餐的时候为了给服务员留下好印象,不敢贸然去取餐。

        为了扮演好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他们必须在每一件事上都胜出。他们不断被要求成为前百分之一,不论在考场上还是职场中。

        “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说,“标准化的制度,大学的排名,各个系的评估指标等等都助长了这个竞争机制。这就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讲的,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但在无穷无尽的竞争进行时,好学生自己其实也搞不懂竞争的意义。在好学生心态里,完成任务只是为了得到外界的奖励和认可。但当外界积极刺激减弱或匮乏时,他们将迎来极度的倦怠和疲乏,找不到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在一次讲座中,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说起自己曾接待的来访者,他们都是极为优秀的学生,甚至有高考状元,“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徐凯文把以上现象归纳为“空心病”。好学生只是按照别人设定好的逻辑行动,朝着他人给的目标奋斗。但除了取得好成绩和找到好工作外,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虽然他们学习和工作很优秀,但已经失去了内心最强大的东西——生命的价值感。

        当了十几年好学生后,豆瓣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们决定当一个“坏学生”。当然,做一个“坏学生”不是真的做坏事,而是变得更勇敢——勇敢地拥抱失败、勇敢地做自己、勇敢地突破常规。

        (《Vista看天下》3.8 韩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