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音乐课原本十分寻常。当我组织学生排队预备下课,一个叫洋洋的男孩突然大声嚷嚷,这个孩子平时跟同学的关系就十分紧张。我抓紧了解情况并妥当解决洋洋提出的问题,并用谈话、零食安抚了他的情绪。
那之后的音乐课,洋洋主动要求坐到教室后边的合唱台上,我留心观察他,发现他在听音乐的时候特别安静。有一堂欣赏课,我弹唱了之前学过的土家族童谣《乃呦乃》,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洋洋十分肯定地说这是土家族童谣。后来我发现他总是能准确地记住聆听过的音乐是什么民族的,或是来自哪里,我就有意识地多在相关问题上提问他。慢慢地,他开始自信了起来,越来越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再也没发出过影响别的孩子上课的声响。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孩子在集体中总是显得比较“游离”,他们的行为表现不尽相同,背后的成因更是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他们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得不太有“成就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每个教育人的初心。对教师而言,如何把这些“游离”的孩子引上轨道,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建立起自我认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出学习热情,是一项富于挑战而又有意义的任务。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擅长,充分给予关注,积极进行挖掘,让他们在音乐课上展现出自己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重建自我认同,获得集体认同,为“游离”的学生推开一扇窗,为所有儿童打开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提供一条通道。
(《北京青年报》3.16 彭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