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应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22日   07 版)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自主建设一个中国特有的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经验系统,向全球知识系统贡献说得出、立得住、传得开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们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实践之“的”,始终葆有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好地发挥科学理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根基,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独特源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应跳脱简单的回溯模式,真正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精用宏、固本开新,析其机理以开拓中华文化发展新进路,取其厚势以夯实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根底。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议题,中国学人应在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等方面着力,站稳中国立场,明确使命担当,提出更多能够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也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增强创新的理论自觉,需要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上不断突破。首先,应增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数据赋能,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研究范式转型升级,推动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准备、方法规范、议题拓展和知识生产,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的弯道超车。其次,应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视野,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加以借鉴和转化利用,更好推进基于本土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最后,应提高设置议题和提炼标识性概念的水平和能力,打造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融通中外话语体系,推动学科体系合理布局,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3.14 张发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