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传统动物园过时了吗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11日   01 版)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游客在观看东北虎。

        近日,因为动议搬迁,青岛动物园“上了头条”。

        其实,近年来,动物园“上头条”的事不少——2021年4月,杭州野生动物园豹子出逃事件;2021年8月,北京野生动物园发生游客打架事件;2022年10月,西宁野生动物园网红兔狲“狲思邈”鸡肉卡喉死亡……在这些消息背后,牵涉的是动物园是否科学办园、游客是否文明游园等问题。

        办园模式各有千秋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传统动物园只有一种——大多以所在城市命名,诸如北京动物园、上海动物园。

        在北京市民的记忆中,昵称“老莫”的莫斯科餐厅,和与之相邻的北京动物园,都是改革开放前比较高级的去处。如果有外地亲友到京,大多数市民都带着亲朋上动物园转转……

        在改革开放前传承下来的城市动物园,目前大多仍属于事业单位;而野生动物园是前些年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的,一般设在郊区,地方比较大,大多是企业商业化运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动物园都赚钱。位于湖北的恩施州凤凰山森林公园动物园,2022年因守护该园30余年的罗应玖老人的微博而被媒体关注。人们这才发现,这座至今仍饲养着数十只野生动物的动物园,只有时年81岁的罗老先生一个人在打理。

        罗应玖说,自己早年看到伤残的、被贩卖的、被遗弃的动物,于心不忍,开始收养动物。直到1989年,当地政府要建一个属于恩施的动物园,资助了他2万元,一家“民办官助”的动物园就这么成立了。1989年,开园第一天,来了130多位游客,门票收入50元。这让当时月工资40元的罗应玖兴奋不已。可之后漫长的时光,这家“一个人的动物园”一直入不敷出,至媒体关注时,老人家已经欠了外债200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民办“动物园”经营困难的问题,非老罗一家。最近在浙江某地山区,记者曾在一家民营“萌宠乐园”看到不少动物,包括将源自美洲的羊驼与湖羊圈养在一起,将观赏火鸡与普通家禽土鸡圈养在一起,免费供附近度假酒店客人游览观光。园方透露,即便如今由酒店“包养”,也不过是勉力维持。

        还有一种在大城市商业综合体内布置的所谓室内动物园,或希望出售宠物,或希望让儿童体验骑乘乐趣等,来借此获取盈利……

        提供安全的观赏环境

        科普作家花蚀说,“表面来看,城市动物园是动物关在笼舍里,游客在笼舍外看。而野生动物园的概念,最早来自国际上一些动物爱好者到非洲大草原上看动物,也就是开着车,在车里看野外的动物。”

        在花蚀看来,这样的观看模式自然有比较刺激的一面,但办园最关键还是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016年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归根结底,是因为当时的园方允许游客开着私家车进到猛兽区。”花蚀分析,这样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容易出事。

        记者近日购票进入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现其管理诸方面还是比较到位的。譬如游客进入猛兽区之前,会在特定停车场登上园方提供的大巴,或者带有坚固金属护栏的小汽车。甚至工作人员的投喂车,也根据动物的外部特征做了不同涂装,并配备了坚固金属护栏。

        据花蚀介绍,猛兽与行车道之间没有隔离区,游客乘坐园区提供的车辆进入参观,这是“侏罗纪公园模式”;还有一种模式是一般游客自驾车也可以进入,但车行道两侧有围栏将动物与观众隔离。由此可见,上海野生动物园不仅有类似“侏罗纪公园模式”的车辆服务,更在猛兽区重要地方设置了高压电网等设施,确保人与猛兽不直接接触。

        花蚀认为,在动物园中,哪怕豹子来回踱步,大象频繁甩头,也并非动物活泼可爱的一面,而是动物学上称为“刻板行为”者,就是这些动物被养得太差了,太无聊了,给憋坏了。“只要动物园中的动物出现刻板行为,那么它的饲养环境肯定是有些缺陷的。”

        动物园向何处去

        在花蚀看来,在现代社会里,动物园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地方。

        “现代动物园有三大目标。第一,保护珍稀动物,留下它们的血脉,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它们的数量;第二,增进人类对动物的认识,尤其是行为学上的认识;第三,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花蚀说,“一个动物园,如果做不到这三点,是不配称为现代动物园的,也是无法面对自身的原罪的。”

        疫情期间,动物园闭园管理时有发生,2022年上半年三分之一的动物园都采取过闭园措施,有的长达120天。这种情况下,是否会有更多动物园去寻求出路?

        据报道,青岛动物园或将搬往位于郊区的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青岛动物园搬迁后,原址保留熊猫馆,作为太平山中央公园的一个功能区,与其他区域融为一体”。这是不是动物园的全新模式呢?

        其实,这种模式早已有之。譬如上海动物园,其所在位置在20世纪前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一座高尔夫球场,1953年辟建为文化公园,定名“西郊公园”。1954年,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上海,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献给毛主席的一头大象交给上海饲养展出,西郊公园这才向专业动物园方向演变。

        此前,上海的复兴公园、中山公园都长期附设有动物园,1964年,两座公园附设动物园的动物移交到西郊公园。1980年,西郊公园才正式更名为上海动物园。

        在花蚀看来,动物园还是要在动物饲养、繁育方面体现专业性。“国内各大动物园中,当然有京沪两地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动物园,饲养员也比较专业,可我看到许多动物园的饲养员缺乏专业素养,园方给的工资待遇也很低。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新民周刊》2023年第6 期 姜浩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