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定量的目标,也有定性的目标。一个关键词是经济好转,这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一种态势;另一个是信心提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应该重拾人们的信心,振奋人们的精神,转变市场的预期。
今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在世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能行稳致远的底气是什么?
一是经济的景气在回升。首先是消费,餐饮、文旅等接触型、聚集型和流动型的消费较快转好。其次是投资,各地抓住机遇纷纷开工一些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再次则是资本市场,今年进入国内的资金明显增多。二是宏观指标的变化,1月份的就业、物价、国际收支都是稳定的。三是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在改变,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是各大投行都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从4.4%调到5.2%。
我国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丰富,经济韧性足……这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还在发挥作用,因而发展的信心能够持续,使经济能够行稳致远。
(中国之声 3.5 张棉棉 苑竞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