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52岁的吴女士突然感觉左眼看东西时眼前出现了一颗一颗的小黑点,就像小虫子在眼前飞来飞去,没过多久,眼前竟出现了红色或黑色的“烟雾”,于是赶紧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
眼部超声提示患者“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医生为吴女士开了活血化瘀的药,一周后复查显示,出血已经明显吸收,视网膜裂孔清晰可见,之后需要进一步复查治疗。
视网膜发挥着视觉成像的重要作用。薄薄的视网膜一共有10层结构,其中内9层是神经视网膜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它们之间天然就存在着一个潜在腔室,当视网膜裂孔出现后,玻璃体内的水就有可能通过裂孔流到这个腔室中,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这也是老年人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最主要原因。除了玻璃体的自然老化,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同样存在较高的裂孔风险,这是由于近视群体的眼轴拉长,视网膜被牵拉,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灶和裂孔。
视网膜裂孔(包括视网膜变性)的发病率约为10%~20%。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视网膜裂孔的发生其实眼睛早有“警报”:眼前有黑影或闪光感等都可能是其预警表现。
出现眼前黑影等“飞蚊”表现,如果检查后眼底并无病变,且情况长期稳定的,可以放心生活,但如果短期内“飞蚊”突然增多,甚至出现了红黑色的“烟雾”,则可能是严重眼病的预警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可以通过眼底激光进行封堵,一般对中心视力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进展到视网膜脱离,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建议高危人群在体检时增加“广角眼底照相”检查,该检查可以查见整个眼底的情况。
(作者: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童剑萍)
(《人民政协报》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