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64岁的赵先生因突发胸闷、胸痛被家人送到医院救治,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为他进行急诊手术,植入两枚支架。术后症状很快解除,赵先生顺利出院了。
不久前,赵先生来医院复查,不仅满脸愁容,还得要家人搀扶才能行走。“大夫,我睡不好觉,总是半夜惊醒。”赵先生有气无力地说道,家属急忙补充:“他吃饭也不行,现在瘦多了。以前喜欢跑步和游泳,现在就知道在床上躺着。我们都劝他,可是他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听罢,我有些惊讶和担心,难道是再狭窄?还是又出现了别的疾病?
我给赵先生安排了相应的检查,发现术后各项指标均正常。询问发现他的用药情况也都很合理。既然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何患者的感觉很糟糕?
有一种焦虑叫“支架后焦虑”
针对赵先生的情况,我又给赵先生做了心理测查,结果显示其情绪消极、沮丧、容易冲动,各种怀疑,过度关注自己的感受……病根找到了,这是“支架后焦虑”。
支架术后引起焦虑,常有以下原因:
1.心脏是人体比较特殊的器官,很多患者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后,诚惶诚恐,总担心病情加重;
2.支架属于异物,患者总觉得把支架放在血管里不安全,担心脱落,不敢活动;
3.有些患者有多处病变,而支架只会放在狭窄较为严重的位置,故其他病变有可能引发症状;
4.部分心脏支架术后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消化道问题或其他疾病,患者将这些问题统一归咎于支架;
5.支架再狭窄是临床上不可回避的疑难问题,对患者而言,手术结局的不可控和再次发生堵塞梗死的不可预知,都会引起焦虑;
6.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大量药物,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加剧了患者的焦虑;
7.焦虑本身就是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8.不少患者认为支架是“根治治疗”,其实只是血运重建,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病患,因此患者会存在顾虑;
9.医疗费用支出会对患者及家庭造成影响。
支架没那么容易掉下来
当患者出现支架后焦虑,要及时就医求助。患者应客观、科学地认识疾病和健康。心血管疾病大都不是一天造成的,与患者多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控制不佳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有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再好再多的支架也无法根治。支架术后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支架一旦放进身体,轻易不会掉下来,所以患者应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而不是天天待在家里。
无论是支架还是别的治疗方式,治疗的同时都要做到合理膳食,早睡早起,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努力保持平稳向上的心态等。
(作者:北京医院汪芳)
(《北京青年报》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