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改变历史的饮冰室会晤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01日   05 版)

        1915年8月中旬,时至末伏,按说暑热应该开始消退了,但梁启超仍感到天气非常炎热。他看了一会儿书,身上出汗不多,可他总觉得有一股无名火在胸口燃烧。他放下书,哑然一笑:饮冰室无冰啊!此刻要是真有一盆冰放在身边就好了。就在这天,北京传来一个惊人消息:由袁世凯一手操纵的“筹安会”,竟公开鼓吹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要求实行帝制。“荒唐!”梁启超拍案而起,恨不得立即去北京,和那些鼓吹帝制的人展开一场辩论。

        第二天上午,他正准备写篇反驳复辟帝制的文章。家人来报说:“昭威将军蔡锷来了。”梁启超听了无比惊喜,忙说:“快请快请!”在外人看来,梁、蔡二人一文一武,其间毫无瓜葛。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俩有着十多年的师生之谊。

        那是光绪廿三年(1897),维新变法运动在各地酝酿推行时,由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梁启超应邀到时务学堂任总教习,除教授经、史、诸子外,还教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和自然科学,借以宣传变法思想。15岁的蔡锷,当时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时务学堂第一班。起初,梁启超对蔡锷并没引起注意;后来在批改学生读书札记时,发现蔡锷对时政议论较为独到,这就引起了梁启超的关注和好感。此后,蔡得到了梁的青睐,名为师生,却情同昆弟。光绪廿四年之戊戌四月廿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决定变法维新。时务学堂谭嗣同、梁启超等应诏进京。但变法推行仅103天,即遭政变,康、梁相继逃亡日本。梁启超在日期间,蔡锷曾三次去日本看望老师,并在梁的鼓励下学习和工作,以备日后共谋大业……

        此时,听说得意门生来访,梁启超感到无比惊喜,立即起身迎出门去。刚到前厅,就见蔡锷将军着一身西服,打着领带,潇洒地向他走来,鞠个躬,说:“老师好!”梁启超笑着点头,握着他的手,二人一起走到二楼书房。

        二人落座,互致寒暄。佣人送上两碗清茶,即退下。蔡锷呷口茶说:“老师,昨日筹安会发了个不成体统的公文,那是开历史的倒车啊!先生,您看……”

        从即日起,在天津,在饮冰室,师生二人密谋护国反袁大计,一场扭转历史乾坤的战斗在这里打响了。

        师生二人在饮冰室商议良久,最后形成了具体方案步骤。首先由梁启超抓舆论导向,迅速打出反袁旗帜;由蔡锷秘密联络云、贵旧部和各方反袁势力,发动军事讨伐。于是,在送走蔡锷的当天夜晚,梁启超写出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惊世之作。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表示对袁世凯个人无恶意,他特地抄录此文送达袁府。可想而知,那个人看了文章气得七窍生烟,浑身发抖,立马派人送去20万银元,让梁启超不要发表此文。还让人威胁说:“你已经在海外流亡十多年了,难道还没有尝到流亡的痛苦吗?”梁启超鄙夷一笑说:“我宁愿流亡海外,也不愿意在这种恶浊的空气中苟活。”这时,北京的昔日好友怕他遭到不测,也赶到天津来劝他少安毋躁,静观世态。梁启超说:“只要我一息尚存,也不能让自由二字掉落尘埃。”在他的坚持下,9月3日,文章在《京报》上首先与读者见面了。从4日起,上海各报纷纷转载。一时间,坚持共和、反对帝制的声音,迅即传遍大江南北。

        梁启超充分利用在舆论界的影响,推动各种政治力量联合反袁,成功地瓦解、孤立了帝制势力,加速了洪宪帝制的崩溃,保卫了民主共和国制度。他在护国运动中的表现和作为,为其生涯写下了光辉一页。

        1915年8月中旬的那一天,梁启超和蔡锷在饮冰室的秘密会见,是一次扭转历史走向的会晤,是民国时期的重要篇章。

        (《今晚报》1.6 张秋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