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从“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看历史规律

    《 文摘报 》( 2023年02月01日   07 版)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它大部分时间里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此地居南北中枢,北据汉、沔,接襄汉之上游,襟带江湖,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远接陕秦。且内阻山险,易守难攻。凭借着这一优越有利的兵要地理条件,楚国致力于对外扩张,兼并小国,兵进中原,一跃而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面积第一的大国。

        但是,在春秋战国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楚国总是只能扮演大棋局中的老二角色,春秋期间,它很郁闷,不竞于齐、晋。而到了战国时期,则又先后受魏、秦的压制。

        这个局面的造成,有多个复杂的原因。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楚国内部的政治建设明显落后于其他重要的诸侯国,这突出表现为留不住自己的优秀人才,成为其崛起壮大过程中的最大瓶颈。所谓“虽楚有才,晋实用之”。例如,楚军在鄢陵之战中遭遇惨败,重要原因之一,乃是楚国叛臣苗贲皇积极替晋厉公出谋划策,将楚军内部的虚实和盘托出,使得晋军得以在战场上把握主动,乘隙蹈虚,制敌死命。又如,晋景公在位时,晋国拉拢吴国,双方结为同盟,唆使吴国在楚国的侧后开辟第二战场,使得楚国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战略困境,顾此失彼,左支右绌,捉襟见肘,疲于奔命,这一毒辣招数的策划者和具体实施者,正是楚国的叛臣申公巫臣。

        先秦时期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人们的国家意识不是特别强烈,可以朝秦暮楚,随时跑到它国(也包括本国的敌国)那边成为高级打工仔,这种情况并非为楚国所独有,但是,没有哪个诸侯国像楚国这样的严重与普遍。

        楚国人才严重流失,原因很多很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恐怕是与楚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刻薄寡恩、残忍酷虐有关.例如,同样是打败仗,秦、晋崤之战后,秦穆公是主动把战败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孟明视、西乞术等三位统帅虽然导致秦军“匹马只轮无反”之惨败,却能够继续获得信任,依旧充当秦军的统帅。但是,反观楚国,城濮之战败北后,令尹子玉就被楚成王逼得不能不自裁了断,让晋文公听到消息后,开心满怀、欢呼雀跃,连连说“莫予毒也、莫予毒也”。邲之战没有能打赢,楚军的主帅司马子反也没有了活命的机会,只能赔上自己的那条小命。在这样的恶劣险峻政治环境里,楚国的诸多贵族与大臣,自然会对绝情寡义的楚王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由此可见,能否珍惜和善待优秀人才,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把他们推向对手阵营,倒过头来反噬自己,乃是决定事业成败的一大关键。春秋时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历史文化现象,所揭示的正是这个沉甸甸的历史规律。

        (《北京日报》1.16 黄朴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