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横扫我国大江南北的寒潮从哪来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21日   06 版)

        气象专家介绍,从来源上,第一个是在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冷空气经巴伦支海、俄罗斯进入我国。它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第二个是在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冷空气大多数经喀拉海、太梅尔半岛、俄罗斯进入我国。它出现的次数虽少,但是气温低,可达到寒潮强度。第三个是在冰岛以南的洋面上,冷空气经俄罗斯欧洲南部或地中海、黑海、里海进入我国。它出现的次数较多,一般达不到寒潮强度,但如果与其他源地的冷空气汇合后也可达到寒潮强度。

        冷空气的路径,主要是指冷空气主体的移动路线。统计表明,上述三个源地的冷空气在侵入我国以前,95%都要经过“关键区”(东经70~90°,北纬43~65°),冷空气从关键区入侵华北、东北地区,一般需3天左右。而侵入长江以南,需4天左右。冷空气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

        一是西北路(中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国到达我国河套附近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循着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在长江以北地区所产生的寒潮天气以偏北大风和降温为主,到江南以后,则因南支锋区波动活跃可能发展伴有雨雪天气。

        二是东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国到我国华北北部,在冷空气主力继续东移的同时,低空的冷空气折向西南,经渤海侵入华北,再从黄河下游向南可达两湖盆地。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常使渤海、黄海、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出现东北大风,气温较低,并有连阴雨雪天气。

        三是西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南侧南下,对我国西北、西南及江南各地区影响较大,但降温幅度不大,不过当南支锋区波动与北支锋区波动同位相叠加时,亦可造成明显的降温。

        四是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中国科普网1.15 刘志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