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

    孩子“油盐不进”怎么办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21日   02 版)

        “无论我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为什么软话、硬话都不管用?”“跟孩子沟通特别费劲,为什么他总是油盐不进呢?”不少家长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主意越来越多,不好管了;对家长说的话不是充耳不闻,就是大声反驳。这些都让家长们束手无策。

        初一学生小皓的妈妈武女士最近一直在生闷气,她说,孩子上小学时还算是挺听话的,亲子之间的沟通比较顺畅,谁想上了中学,无论说什么,孩子都会反驳两句。妈妈的着急上火,小皓其实是看在眼里的。小皓说,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但是孩子长大以后,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家长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总纠结孩子“听不听话”这个问题,那孩子只能是无暴力抵抗,给家长一个背影。

        家庭教育指导师李雪云说,无论用哪种说话方式,孩子就是选择不听话的问题困扰了许多家长。其实焦虑的家长们应该从“这孩子就是油盐不进”的论断中跳出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必须听话吗?家长提的要求100%正确吗?到底是因为孩子做了错事生气,还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这一行为生气?

        李雪云老师建议,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并非家长想象中的“失控”,想去除亲子沟通的障碍,就要对“事”不对“人”,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不能揪着“不听话”不放,一味打压孩子。孩子开始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孩子“思考了”“成长了”“好奇了”。孩子开始思考家长的话并不是唯一正确答案,想要自己寻求另一种答案时,是“不听话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想要有自己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时,是“不听话的”;孩子对接触的人和事产生好奇、想要自己探究时,是“不听话的”。家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后,就不必纠结“听话”这个问题,而要积极地做出教育方式的改变,在给孩子明确了是非界限后,允许孩子在不越界的前提下“自作主张”。家长要抛弃自己的“掌控欲望”,不要担心孩子犯错、吃亏。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家长的理解和退让,就是在鼓励孩子主动探索、自我成长。

        (《今晚报》1.5 贾林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