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

    窗上冰花怒放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21日   07 版)

        ■苏丹

        为了抵御冬季里严酷的低温偷袭和漫长寒冬的围困,哈尔滨的建筑除了墙厚窗小以外,门窗也都有特别的处理。这里门有门斗,窗户是双层。双层的木窗之间有一拃的距离,试图形成一个中空的间隙,以缓解热量的消散。

        每年到了深秋,就是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打理自己窗户的时候,所有建筑的窗前都是忙碌着的人影。人们先在两层木窗中间铺撒一些锯末等干燥的东西,以吸收因结露形成的水分,然后就用裁成细条的报纸刷上浆糊把窗框之间的缝隙密封起来。

        窗户上的玻璃简直就是一张拍摄大自然的底片,冬天来临后,窗扇玻璃上的风景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先是外边那层的表面开始出现冰花,它们像霉菌一样沿着玻璃边框处偷偷摸摸渗入,然后开始肆无忌惮地繁殖,直到户外的风景完全从窗口消失。    

        东北的冰花和华北地区的冰花在形态上截然不同,华北地区由于温度略高一些加之气候干燥,冰花总是薄薄的一层,每一朵冰花复杂的形态还可以清晰地辨识。而在中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因出格的严寒变得茁壮了很多,那些卷曲舒张的图案看上去像一些蕨类植物的叶子或芹菜、油菜等强有力的茎。之后随着凝结的冰层不断累积并相互覆盖,最终变成了抽象浮雕的模样,含混不清地呈现着时间的形态。

        大三的时候,我对面412宿舍的同学们由于懒惰和轻视,没能在冬天来临之前及时密封双层木窗,最终那扇窗户中的风景成了他们整整一冬天的噩梦。先是在日暮风寒的夜里,冷风从不设防的缝隙中呼啸而至,让这群寒号鸟躲在被窝中整宿整宿地瑟瑟发抖。之后结露形成的冰凌逐渐填满了缝隙,风虽没了但这脏兮兮的冰凌却在逐日长大,最终形成一道好似破窗而入的冰瀑。这理性的景观就那么坦荡地悬在窗口,保持着无耻的形态直至冬去春来。这也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羞辱记忆,以至于后来一到冰灯展现场就会想起那段悲惨岁月。

        冬天里等公交是一件非常焦虑的事情,每一辆公交车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满满登登。司乘人员也是着实敬业,每一次都是断后者,站在门口大声吆喝着,使足力气推着卡在门口的最后一两位乘客,把他们塞将进去,然后神奇地一侧身,从人群密密匝匝的缝隙间哧溜一下蹭了进去。

        车少人多速度慢,在冰天雪地里等车简直就是煎熬。站台上人们跺着脚,嘴里骂骂咧咧地向远处眺望着。那叫骂声的内容不堪入耳,恶毒的寒冷兑换来更加恶毒的咒骂。跺脚和暴怒倒是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必要的动作,依靠这像笼中马熊一样的动作避免脚底冻伤。

        有一次去位于动力区的黑龙江建筑职工大学兼课,一大早在雪地里像个哨兵似的傲然挺立了40多分钟,结果车来的时候却拔不动腿,低头一看才发现皮棉鞋鞋底已经和路面的老冰冻在了一起,用力拔了几下还真拔不动它。这时,开小巴的那位粗壮的司机从驾驶室里下来,从车的后备厢里取出一只铁锤,他让我先把脚伸出来,然后像抡高尔夫球杆似的抡圆了齐着鞋跟砸去,咔嚓一声,那只温州产的皮鞋滚出去一米多远,但鞋跟却留在了原地……    

        记忆最深刻的是1987年元旦前夕,哈尔滨的气温骤然降到了零下35摄氏度,那天也是我上学期间经历的最寒冷的一天。记得中午去开水房打开水,在回宿舍的短短30米左右的路上,我眼见着从竹皮暖壶瓶口溢出的开水滴落到地面上时已经变成了蝌蚪状的冰粒。

        上大学时,我们怀揣着对严寒的好奇,经常在至冷时分走上街头接受极限挑战。而寒冷则毫不留情地给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迎头痛击,感觉这冷就像一记记清脆的耳光,啪啪啪地扇在我们的脸上,如同威严的长辈的训诫,让人叫苦不迭。

        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作的最后三年,我才开始逐步认识到这个城市冬季里寒冷的可怕。它的漫长和纠缠让人绝望,它的严酷和凶猛令人胆寒。有时候它像是抡起的闷棍,如同五十杀威棒般,对人一顿胖揍;有时它简直就是把锋利的刀子,刺向人的身体,刺向建筑物的缝隙,刺向人的胆魄。

        腊月里的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如无数细微的刀片扑面而来。据说在更北边的地方,如果在户外行走时耳朵没有进行防护,一辆疾驶而过的卡车裹挟的气流就可以把人的耳朵折下来丢落在地上。

        不讲武德的寒冷不仅袭击人,还四下里偷袭人们精心构建的建筑,它们从墙角、从窗缝渗入屋内;这种寒冷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时间一到它就让万物乖乖就范,万木凋落,大地封存,建筑闭户;它还是心理上的:天黑得早,夜就漫长,寒窗苦读、发愤图强,这些励志的图景发生在校园。

        看电影,观录像,四个人打麻将,三个人就斗地主,饮酒作乐吹牛皮!是大多数人的夜生活。东北人喜欢滥饮,九碗临仙境,十碗似升空。尤其在夜间,醉酒可以偷去冗长的时间,酒精可以用来御寒和振奋精神,但也可以让人心猿意马、狗胆包天。哈尔滨被人们称作冰城,是因为其在漫长的冬季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几乎要从每年的十月下旬一直持续到下一年的四月中旬。

        (《黑白之城》 文汇出版社 2023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