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家乡教育不可缺失

    《 文摘报 》( 2022年12月17日   02 版)

        雪纷纷扬扬下着,父亲在扫雪,母亲在灶房烧饭,孩童在雪中嬉闹,炊烟缭绕的村庄偶尔有鸡鸣和犬吠声打破沉静。这样的画面,大抵会击中人心中最温软的地方。家乡深嵌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早已成为我们来自何方的证明。我们从家乡向外延伸的足迹中,每一步都有着家乡泥土的铺垫。家乡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地,给予了每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情感力量。

        今天,随着社会结构变迁加剧,相较父辈,现在儿童生活的附近正在消失,对家乡的认识也越来越疏离。当下,需要在儿童心中种下“家乡”,这种美好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在跨越山海、出走半生后,依然能够找寻到心灵的存放地,像祖辈那样“心安吾乡”。因此,“家乡教育”需要有多重维度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维度,父辈的帮助。在地缘性社会结构中,父辈的故乡和乡亲观念与儿童现实生活产生了隔膜和距离,许多儿童已是父辈家乡的“客人”。我们期待父辈能够牵着儿童,用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与“家乡”的情感连接。

        第二维度,乡土的意义。乡土上生长的童年,对泥土有着天然的亲厚。在逐渐工业化的乡土上,和渐次消失的村庄中,是否有一些土地是可以“不流动”的?比如,保留几处空旷的田野,以及几株儿童触摸过的老树,让他们曾经撒欢的天堂依然吹着故乡的风。

        第三维度,城市的环境。在快速变迁的城市中,期待在贴近儿童生活的附近多留下一些地标式建筑,社区和博物馆中多保留一些不变动的寻常百姓家的老物件。这些不是冰冷的物体,而是儿童触摸过的记忆,是他们成长中的精神附着。

        第四维度,教育的取向。在教育的内部空间,应加大地方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需挤出更多的闲暇课程,把课堂搬到附近的山水中,让学生沾染泥土,亲近自然。

        我们对家乡的理解是有时间尺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印在儿童心中的美好记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和依仗;那些从家乡延伸出的广阔视野,也会投影出他们对家国、对民族的归属。家乡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乡是堂大课,在这门特殊的课程中,帮儿童刻几处家乡的风物于心,不论他们独自漂泊多远,都会知自己从何处来,也会知将归何处。

        (《教育家》2022年11月刊第4期王湘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