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新的内涵。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时代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更加突出自主性、安全性并坚持责任感。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相比于产品型开放或者要素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强调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开放,中国的制度开放要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结合起来。我们要以对内的制度改革带动对外的制度开放,以对外的制度开放倒逼国内制度创新。
我国的对外开放要以保障安全为前提。首先,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我国全产业链的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世界变局的重要稳定器。其次,要保障科技创新的安全。在科技创新的全球合作中应更多地掌握研发、设计等核心环节的主导权,稳步推进核心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最后,要保障金融的安全。我国在深入扩大金融开放、建设金融强国的背景之下,必须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当下,地缘政治、能源危机、债务危机、科技巨变、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等众多问题,不仅对发达国家,更对众多发展中小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近年来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一带一路”是我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所提出的公共产品。整体上看,“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与投融资有效抵抗住了疫情等冲击,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并在2021年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设施联通上,中国正在以技术和标准的逐步“走出去”带动海外项目质量的大幅提升。贸易畅通上,目前中国和东盟互为双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商品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同拉美贸易额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凭借庞大且稳定的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新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由内而外的开放,是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下的可持续的开放,更是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履行国际义务下的负责任的开放。
(《北京日报》12.5申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