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连锁药店的新一轮超级扩张

    《 文摘报 》( 2022年12月10日   01 版)

        在药店买过几次药,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药在同一条街上的两家药店,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价格。

        过去两三年,连锁药店经历了又一轮超级扩张,成为疫情期间线下零售最长脸的板块。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关心一个问题:药价会变便宜吗?

        另一种集采

        理论上来说,买药只有三种“正规渠道”:1.以医院为主的官方医疗机构;2.阿里健康等线上药房;3.老百姓和益丰这类药房。后两者可以统称为院外药房。

        连锁药房的第一次高速发展,就源于新医改前屡禁不止的“以药养医”。在三明模式被推广前,医院有动力不断抬高药价赚取利润,甚至财政部都觉得药价太高,医院药品反而比药房更贵,这直接导致处方外流的出现。所谓处方外流,即患者在医院开处方,然后去药房自己买药,直接推动各大药房迎来发展高潮。

        与此同时,为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药品集采开始出现。以国家为单位统一采购大量药品,大幅降低了医院的药品价格,同时也限制了医院卖药的利润空间。

        集采的铺开引发了两个结果:一是由于利润没了,医院对卖药这件事失去兴趣,处方外流更加普遍,这有利于药店。二是院外药店吸收大量购药需求后,开始萌生扩张的动力,催生了药店的连锁化。

        而连锁化扩张后的药店,也凭借自己的客户规模,向药厂要求更低的“进货价格”,以实现一种另类的“集采”。

        医保局集采后,对应药品在医院的定价也会大幅度降低;但连锁药店“市场化集采后”,降低的只是自己的成本,售价却不会降低太多,利润空间一下被拉大了。

        随后,连锁药房开始迅猛扩张,吸收中小药房,到2017年,连锁药房数量首次超过单体药店。

        互联网医疗分分合合

        早在1999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暂不允许网上销售。

        这道命令直接让互联网卖药推迟到2005年,彼时政策开始松口,医药生产企业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非处方药(OTC),制药方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向消费者提供OTC类药品。

        直到2014年,阿里的一个子公司“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个名为95095的医药平台,而该平台在2013年11月拿到了食药监局总局批文,批文指出:允许该平台作为试点单位开展第三方销售药品。

        在阿里开始正式进入药品销售行业的同时,一份“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互联网经营者可凭处方销售药物。由此,互联网医疗拉开序幕。

        但谁也没想到,这份征求意见稿最终只停留在了征求意见的阶段。2016年,各地方食品药监局收回第三方经营试点牌照,药品销售政策再次收紧。

        但尝到了药品销售甜头的互联网公司,显然不愿放弃这个市场。后来,一些互联网平台推出了一套O2O模式,类似美团外卖,病患提供处方,临近患者的药房根据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配送。

        直到2018年,政策再次发生变动,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换句话说,互联网平台可以开始自己开处方了。

        到了2022年6月份,政策又开始规范互联网医院开处方行为,互联网医疗再次洗牌。

        收购和被收购

        2017年,高瓴杀入药房行业,全资成立高济医疗。业内称其为:“让药房并购争夺战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不到两年的时间,高济医疗就疯狂收购了好几家三四线中小连锁药房,根据医药经济报的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其旗下的连锁药房就高达12000家,直接超过大参林、老百姓、益丰、一心堂这传统四大零售药房,营收飙升至300亿。

        之所以选择收购并购而不是自己开店,主因就一个:新建药房成本太高。连锁药房需要更多的门店,以换取向药厂“集采”的能力,因此规模是最重要的指标。但药房最稀缺的资产,其实是药剂师。

        依照政策规定,一个药房营业期间最少配备两位药剂师,而通常药房营业时间要两班、甚至三班倒。这意味着每个药房需要配备至少4~6位药剂师。

        当前,我国药剂师缺口高达60万,连锁药房还得和医院抢药剂师。通过招聘或者培养的形式显然效率最低,更好的方法是别人培养好,我直接打包买过来。

        如今,药房收购战已到白热化阶段,据老百姓大药房的工作人员陈述,原本一个药房按市销率的0.5倍进行估值,而如今在争抢阶段,药房的估值被推高至1.5倍。

        也就是说,以前一个年销售额1000万的药房,500万就能买下,而今天需要1500万。

        药房地域战

        人们在买药时的首要考量几乎都一样:这家店能刷医保吗?这药能用医保吗?至于医保在药房中能否使用,具体需要看各省医保局的规定。因此,同一个牌子的药房,在不同省份,无论是药品品种还是价格都会有显著差异。

        对于连锁药房品牌来说,大本营才是自己的基本盘。本地药房除了集采之外,还有一个妙招:会员制。连锁药房的门店主要集中于居民区,面向的对象大部分患有慢性病且有持续服药的需求,所以会员制的优惠政策对于该人群吸引力极强。

        在选择会员方面,开店密集的品牌将成为首选,居民希望的是在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会员药房,所以一旦一个地方的连锁药房初具规模且积累一定的会员数量,就形成较深的“护城河”,外来连锁药房由于开店数量不高,会员难以被吸引。

        连锁药房靠规模低价采购的药品,很多时候换来的只是更高的毛利率水平,而患者买药的价格,并没有便宜多少。

        (澎湃新闻 12.4 李康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